渭水暴漲,淹沒大批良田,西岐民不聊生,姬昌連發了三封急報,請求帝乙派人前來治理水患,可帝乙對此卻像是毫不在意,三封急報石沉大海,未有回音。
沒等到來治理水患的人,倒是等到了殷都在整合大軍、準備開拔的消息。
消息傳入西岐,西岐民眾本以為是帝乙要派遣軍隊前來協助治理水患的前兆,卻沒想到,大軍徑直朝著與西岐截然相反的方向去了,他們沒來西岐,反倒是去了東夷平亂。
西岐民眾對于帝乙的怨憤與怒氣頓時積攢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
就在此刻,西伯侯站了出來。
可西伯侯畢竟是臣子,帝乙未曾下令,西伯侯大張旗鼓地治理水患,總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容易引起帝乙的猜忌,因而,姬昌只能假借迅游之名,暗中前去治理水患。
誰曾想,水患還未平息,伯邑考先出事了。
木橋年久失修,加上風雨侵蝕,早就破舊不堪,腐敗的木板斷裂,伯邑考一腳踏空,掉進了渭水。
說來奇怪,這木橋像是和伯邑考有仇,就偏生是他踏足的那一塊木板裂開了,也偏生是他一個人掉進了渭水。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趟落水,幾乎要了伯邑考的命。
如今,天氣已然轉涼,卻也才剛剛入秋,渭水的溫度并沒有冬日里那般的寒冷刺骨,而渭水雖然水深,但水流并不算湍急,掉進去并不致命。
伯邑考不熟水性,卻也不算是個旱鴨子,落水之后,雖然驚慌失措了一陣子,卻也很快鎮定了下來,嗆進去的水并不多,加上奴婢們及時發現,士卒又立刻把伯邑考救了上來,因此,被救上岸之后,伯邑考只是不斷地發抖,并沒有昏厥。
眾人也只當是虛驚一場,將伯邑考抱回去,洗了個熱水澡,又給他換上了干凈的衣服,再灌下些姜茶驅寒,以為就這樣仔細將養兩天,他便能痊愈了。
卻沒有想到,灌下姜湯之后,伯邑考好轉了一陣子,然后情況便急轉直下,連著發了三天三夜的高燒,燒到人事不醒。
有個負責照顧伯邑考的婢女嘴碎,念叨了一句“燒了這么久,不會燒成個癡兒吧”,卻沒想到這話傳入了姬昌的耳朵里,姬昌震怒,將負責看護伯邑考的一眾奴婢,全都拉去做了人牲,以此來祈求諸天神佛庇佑伯邑考早日康復。
姬昌可是后世有名的賢德君主,居然就這樣輕描淡寫地要了上百號人的性命,人命的輕賤,可見一斑。
事實證明,拉人去做人牲祭天,祈求諸天神佛庇佑這事兒,果然是不靠譜,那些奴婢做了人牲之后,伯邑考的狀況并沒有絲毫的反轉,依舊高燒不退,殷商時期沒有正兒八經的醫生,巫醫卻多。
從西岐各地趕來給伯邑考治病的眾多巫醫瑟瑟發抖,生怕這伯邑考一口氣沒撐過去,西伯侯一怒之下,將他們所有人都拉去給伯邑考做了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