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人雖然離開了陳塘關,卻留下了不少新奇的吃食的做法,交給了胖大娘和陳塘關的其余婦女,讓她們有門手藝傍身,這紫菜的做法便是其中一樣。
如今,物美價廉的紫菜已經成為了陳塘關眾人最愛的一道菜。
條件好些,家里養了雞的,打上些蛋液,配上紫菜,便是一碗鮮美可口的紫菜蛋花湯。
便是家里條件一般的,燒一碗純粹的紫菜湯,也能嘗到一些海洋的鮮美之味來。
配料提前備好,餛飩皮也是提前備好的,因著怕隔夜的餛飩皮會發干,天還未亮,胖大娘便起來搟制餛飩皮了,餛飩皮被搟得極為纖薄,撒上些干面粉防止粘連,摞在一起,餛飩皮堆成的小堆堆,被胖大娘用微微帶著潮氣的擰干了水分的布片蓋著,用來保持餛飩皮的濕潤,以防餛飩皮變干、變硬、變脆。
肉餡也是提前做好的,選用的是七分瘦三分肥的豬肉,小餛飩鮮嫩多汁的秘訣在于要提前用滾燙的開水泡好上香料,在肉餡中加入香料水,并且攪打上勁,讓肉餡把香料水全部吃進去,這樣,便沒有半點肉腥氣,還有豐潤的肉汁。
胖大娘提前準備好了香料,大料、八角,花椒、姜片等等,用開水激發出香料的香味,七分瘦、三分肥的豬肉被細細地剁成肉泥,肉泥之中,加入了些許香蔥碎,必須得用香蔥,不能用大蔥,香蔥的刺激之味并不大,反而有種特殊的清香,不僅不會掩蓋掉肉的鮮香,還會帶了清爽的解膩效果。
肉餡兒鮮嫩多汁的秘訣在于加入泡好的香料水,一次還不能加多,得分三次緩慢地加入,每次只能倒一點點進去,不然肉餡兒容易散,倒入香料水的同時,需要用筷子往一個方向攪打上勁,讓香料水完全地吃進肉里面,如此,反復三次,肉餡吸飽了香料水,卻并不會散,反倒是水嫩多汁。
胖大娘的小餛飩,和后世所吃的小餛飩,有些許差別,主要在于胖大娘的餡料給得很足,每個小餛飩都被她包得鼓鼓囊囊。
在沸水之中,下入已經包好的小餛飩,那包小餛飩的皮薄如蟬翼,在沸水之中滾過,便透出里面微微發粉的肉色來,顯得十分誘人,
等到被投入沸水之中的小餛飩,一個個都漂浮在水面上,那薄如蟬翼的餛飩皮像輕紗一般隨著水波蕩漾,粉紅色帶點翠綠的內陷被這餛飩皮一襯,倒顯得有些活色生香的意味來。
小餛飩的湯底也有講究,胖大娘不會用開水去糊弄,湯是提前熬好的骨湯,做包子用的全都是純肉,可胖大娘喜歡買帶骨的肉回來,她總覺得骨頭上的肉特別香,比起純肉會更有一番風味。
骨頭上的肉被剃干凈了,做成了包子餡,這骨頭也不能丟,投入鍋中,燒上旺旺的柴火,在柴火的草木香氣之中,將去過血水的骨頭用大火燒滾,將湯色熬到微微發白,再用小火慢燉,慢慢地熬出骨湯,肉香和骨香絲絲縷縷地融入湯里,只需要一點簡單的鹽來提味,便是一碗香濃醇厚的骨湯了。
在碗底放上一些曬干的紫菜,輕輕一掰,便有清脆的聲響。小餛飩湯里面的紫菜不在乎完整度,撕碎了更容易被開水燙發,香味也能更大程度地釋放。
緊接著,再加入金黃的蛋絲,翠綠的蔥花,微微發粉的白色蝦皮,再澆上一勺滾燙香濃的骨頭湯,小餛飩還沒有入碗,光是這湯底,便已經有了勾魂的香氣,鮮香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