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母族不過是開胃小菜,圖南所圖的,乃是東夷三十六部的心悅誠服
河母族族長原先還在疑惑,圖南為何會對這長得像栗子,又被圖南稱為“乳木果”的東西如此愛不釋手,聽了圖南的想法,河母族族長嘆為觀止,只覺得自己當初選擇了歸降殷商,實在是明智之舉。
看著意氣風發、穩操勝券的圖南,河母族族長忍不住回想起當初自己初見圖南的情景。
東夷對于殷商來說,乃是東方蠻夷之地,但在圖南看來,卻是一塊不折不扣的風水寶地,氣候條件極為宜人,也很適合作物的生長,若是在此地種上水稻,一年兩熟到三熟都是行的,因此,圖南自從來了東夷,便一直想要收復這方土地。
雖說對于如今的殷商人而言,東夷各部都是異族人,但對于生長在后世大融合環境之中的圖南來講,東夷各族的人也是他們未來的族人,雖然目前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也大相徑庭,但圖南對于東夷各族人卻并沒有什么大的敵對之意,甚至還想要早日讓他們和殷商人變成親如一家的狀態。
帝乙原先對于圖南的這種懷柔政策頗為不滿,明明打齷齪人的時候出盡了風頭,狠狠地宣揚了殷商的國威,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趁著大好機會一舉打敗東夷,讓東夷成為殷商的囊中之物,才是正確之舉,可圖南卻想要不費一兵一卒,采取不流血手段,和平收復東夷,這怎么可能簡直癡人說夢
即便是圣女圖南,說出這話來,可信度也并不大。
帝乙想著,既然得了這樣多是神兵利器,直接將東夷各部打服了便是可沒想打,等到收復東夷各部的時候,圖南卻并不打算動用那些武器了,而比干、商容、黃飛虎等人,更是直接站在圖南那邊,簡直要叫帝乙都給氣笑了
帝乙雖然不是個昏君,但到底是個帝王,卻又不知該如何發泄,只能氣得揚言,再也不吃圖南做的一口飯了,他帝乙便是餓死,便是從這東夷山跳下去,也絕不吃圖南一口飯
而圖南對于帝乙的炸毛絲毫沒有理會,只是悄悄地派閃電貂送去了兩只噴香美味的叫花雞。
吃得滿嘴流油的帝乙媽的真香啊
這事兒便這么翻了篇,帝乙也不再提及此事,只作壁上觀,他倒要看看,圖南有何良策
但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圖南居然真的靠著兵不血刃的法子,讓東夷各部分崩瓦解,并且逐步歸順了。
東夷部落眾多,大大小小數百個,但刨去那些人口少得可憐的部落,成規模的有三十六部,所以殷商人稱東夷各部族為“東夷三十六部”,各部族之間,一直紛亂不休,紛爭不止。
但眾多部族心照不宣的是,實力最強盛的幾個部族,即便不交好,也盡量不要與之為敵。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為強盛的幾個部落之中,居然有一個以女性為尊的母系氏族部落河母族。
圖南選擇的突破口也正是河母族。
圖南用的法子,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便是逐個擊破,分而化之。
東夷各部曾經乃是殷商的心腹大患,不僅地理環境復雜,密林頗多,林中還有瘴氣籠罩,東夷各部族之間又互通有無,天然占據了地形優勢,殷都曾經多次派大軍前來鎮壓東夷叛亂,卻全都鎩羽而歸,一是因為對東夷的地形實在太不了解,加上長途跋涉之后,殷商的士兵們水土不服,戰斗力大減,也就比不上東夷土著了,第二,則是因為各部族之間互相擰成一股繩,即便各個部族人員稀少,兵力較之殷商少得可憐,但互相之間彼此熟稔,加上地形優勢,戰力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