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的功夫,趙云清來到趙家已經半年多。
不知不覺中,他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的生活,甚至覺得自己被這具身體同齡化,也變得幼稚起來,畢竟以前的他可不會跟著人滿山瘋跑。
他已經融入了這個世界。
十月下旬,秋收如約而至。
趙建國被前陣子的冰雹嚇到,生怕臨秋收來意外,國慶剛過就催著開始秋收。
秋收是一項體力活,每天天還沒亮,大隊里男男女女一齊出動,搶著晴天收割水稻,從收割到脫粒曬干,都是跟老天爺搶時間。
這當頭要是來一陣雨,整個大隊一整年可都白忙活了。
秋收又苦又累,但這當頭沒有人抱怨,只要能下地的都下地,大一點的小孩也不例外。
學校這會兒也停課了,從老師到學生全部都得下地干活,趙國慶趙娟娟年紀大,就下地一起收割水稻,趙云清這樣年紀小的孩子,都挎著個籃子撿掉落的稻穗。
早晨六點鐘,趙家夫妻倆就趕到了地頭上。
幾個孩子還有些睡眼朦朧,王春花心疼孩子,說“你們多睡一會兒也沒事。”
“媽,我能幫忙。”趙娟娟立刻道。
她知道自家負擔重,全靠爸媽的工分撐著,秋收是一年最忙的時候,她要再偷懶不下地,那也沒臉去上學了。
趙媛媛也堅持道“我跟姐一起干活,我們還能說說話,一點都不累。”
姐妹倆懂事的很,知道她們倆一起下地就能拿孩子的工分,不多,但也是工分。
王春花又看向兩個小的,趙云清倒是清醒了,趙妙妙還在打哈欠。
“阿清,你待會兒看著妙妙些,別讓她亂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王春花眼里,小兒子比小女兒更可靠。
今天忙起來可沒人看小孩,王春花怕趙妙妙待不住亂跑。
趙云清點了點頭,拽住還在打瞌睡的姐,免得她走路不看地面跌倒。
很快,夫妻倆也功夫管孩子們了,一天的勞作開始。
這年頭還沒實現機械化耕作,全靠手工勞作,秋收冬種得持續兩個月,進展十分緩慢。
長時間的苦干實干,對社員們而言是一項挑戰,每年這時候都得開動員會。
“同志們,辛辛苦苦一整年,豐收就在咱眼前,不怕苦不怕累,勞動價值最寶貴。”
趙建國先上臺喊了口號動員“同志們,干完秋收就能吃飽飯,咱們干不干”
“干”社員們異口同聲道。
趙建國又道“好,開工嘞”
男女社員分成兩隊,男社員揮舞著鐮刀割水稻,男社員負責打稻,再有人將打好的稻子挑到曬谷場,曬谷場這邊有一批老年社員,他們干不動體力活,負責翻稻曬稻,趙老娘就在這邊負責翻曬。
大家伙兒分工明確,齊心協力,秋收正式開始。
趙云清拉著姐的手去了割完水稻只剩下茬子的空田里,見到有遺漏的稻穗就撿起來放背簍。
據趙媛媛說,以前她最愛干這活兒,撿回家的稻穗就算自家的。
但這兩年不允許直接帶回家,趙建國就提議按照工分算,滿滿當當一背簍是一工分,不多,總算沒讓孩子們白干。
田里頭僧多粥少,撿稻穗也考驗眼力和細心,趙云清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運氣也特好,一會兒功夫,背簍就裝了一半。
走了一會兒,趙妙妙也清醒了。
她不好意思的甩開手“弟弟,我能自己干。”
瞧了瞧弟弟裝滿大半的背簍,小姑娘臉紅了,覺得自己得趕緊追上去,不能輸給弟弟。
“那好吧,媽讓我們在一起,不能走遠。”趙元清交代。
趙妙妙點了點頭,就在隔壁開始找稻穗。
見她找的認真,趙云清抬頭去看,大隊里好一番熱火朝天的秋收場景。
女社員們都弓著身彎著腰在割稻,幾乎分不清楚誰是誰,他找了好一會兒才發現他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