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去年又有大豐收,金水大隊的社員都過得不錯,就連日子最困難的人家都置辦了不少年貨。
就連知青也不例外,徐老頭身份特殊,就用看地方的借口一直住在學校,他不但有自己的口糧可以領,還有兒子孝敬的,自己吃不完還偷偷往趙家送了兩回。
孫明倒是住在知青所,但他手里有兩份糧食兩份肉,他哥這個大胃王不在,可著勁都吃不完。
唯一的例外就是劉十一。
劉十一犟著脾氣不肯回家,劉五一勸了幾回也沒勸動,只能放任她留在知青所。
張萱萱一走,女知青住的屋里就只剩下她一個人,比住在家里自在很多倍。
學校放假后,劉十一就整天窩在房間里,每天吃飽喝足躺在被窩里發呆,計劃著等男主出現后一舉拿下,如果能截留金手指就更好了。
躺累了,無聊了,她就去附近的山頭溜達溜達,碰碰運氣,舒服自在。
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劉十一就遇到了麻煩。
她分到手的口糧居然吃光了
缺乏生活經驗的劉十一并不知道,農村分到人頭上的那點口糧,肯定是不夠吃的,所以每年交完公糧后,各家各戶會扣除工分再分一些。
可劉十一是沒有工分的。
就那么點糧食,哪里經得住劉十一敞開了吃,她還一日三餐都吃白米飯,不肯往里頭蒸一個紅薯,不到一個月,糧食就見底了。
劉十一這下才慌了神。
劉五一倒是惦記著妹妹,偷偷從家中送了一些過來,可他們親媽看得緊,壓根動不了太多。
沒了糧食,劉十一每天都餓得肚子咕咕叫,哪里還有前些天的閑情逸致。
餓得沒辦法,劉十一就打上了隔壁的主意。
孫明見她一個小姑娘可憐巴巴,倒是借了兩次糧食,可一看到了這份上,劉十一也不知道節省一些,借一碗大米一頓就能給吃個精光。
吃得比他還好,一次比一次理所當然,借糧食都理直氣壯的,孫明耐著性子勸說,小姑娘是一點都聽不進去。
孫明是心軟,可他不傻,借了兩次就不肯再借了。
金水大隊下粉條這一天,劉十一再一次斷頓了。
早晨她是餓醒的,一起床鼻尖都是紅薯面的味道,饞得她抓耳撓腮的,恨不得沖出去吃一口。
趁著人不注意,劉十一直接偷了一掛紅薯粉,躲在知青所后頭慢慢吃。
還沒曬干的紅薯粉韌勁十足,味道不難吃,只是一會兒功夫就涼透了,吃起來實在一般。
劉十一靠著墻角坐著,時不時往嘴里頭塞一口紅薯粉,越吃越覺得味如嚼蠟。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在劉家忍一忍。”
她憤憤的想,至少留在劉家不用擔心吃喝拉撒,被罵幾句也不會掉塊肉。
可劉十一不怪自己沉不住氣,倒是怨上了別人,怪父母不講道理打罵小孩,怪大哥說得好聽實則冷漠,怪大隊長和婦女主任不幫她做主,怪這個窮地方連吃飽飯都是奢侈。
“要是搶到金手指就好了。”只要有金手指,她哪里會過得這么艱難。
就在這時候,劉十一聽見屋檐上的動靜。
劉十一貼著墻角偷聽,很快撇嘴“下粉條有什么好看的,少見多怪。”
她正打算回屋,卻見趙國慶順著墻根跳下來,屋頂上只留下趙云清一個人。
劉十一腳步一頓,心底冒起來一個念頭。
平安扣就在趙云清身上,雖然那只是個信物,算不上金手指,可只要能拿到手,將來她就不用發愁了。
甚至她還能用平安扣來威脅那個油鹽不進的徐老頭,誰讓他死活瞧不上他們兄妹倆,有把柄在手,不怕徐老頭再冷著他們。
等到那時候,他們才是占據上風的人
劉十一仔細觀察過,徐老頭雖然被下放,但日子過得不錯,學校老師當著,工分拿著,口糧吃著,屋里還好時不時出現一些“好東西”。
果然跟劇情里一樣,徐老頭被下放后有人照顧,日子過得并不算太差。
“要怪就怪你倒霉。”
劉十一狠下心,盯住屋頂上的趙云清。
她左右環顧,伸手握住晾衣桿,只要她用力一推,那小孩就會從墻頭掉下去,摔一個稀巴爛。
沒有人看見,所有人都只會以為他不小心,鄉下地方,小孩淘氣摔死很正常。
惡意冒上頭,劉十一似乎已經看到自己春風得意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