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不算什么新鮮東西,朝廷的邸報就是一種,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報紙,當然也是朝廷專營的。
因為交通的原因,報紙的時效性大打折扣,再加上寫文章的人為了顯示自己的才學,上面的文章都是咬文嚼字,辭藻華麗的文言文,可傳播度進一步降低,因此這些報紙基本不成氣候。
而像江逸提出的這種面向特地群體的報紙就更沒人辦過了。
陳熙兩人剛聽到時雖然覺得驚訝,但仔細一想又覺未嘗不可。
最開始有了這個想法的江逸就開始思考月報的定位、內容、以及受眾。
首要的目的當然是進一步擴大學子會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國子學,還有太學他也想囊括進學子會的勢力范圍。
然后就是逐漸建立起學子會的權威,獲得與學校對話的權力。
計劃他都已經想好,他還打算辦成公告欄那樣接受投稿的形式。很多東西在解決完衛珩的事情后就可以進入籌備。
就在他還驕傲于自己的成績和準備投入學子會月報創辦的時候,祭酒大人給了他當頭一棒。
“為什么罰我我月考也沒有差到要單獨拿出來被罰的地步吧好歹還考了個滿分呢”
聽說他被皇帝罰抄寫四書時,他還滿臉的不可置信。
王祭酒請大理寺查案的事江逸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可以證明了清白衛珩,可以重回國子監這個結果。
但他暴露這事太過突然,祭酒并未聲張,因此他對此還是一無所知。
負責傳達的紀連云還告訴他這回的抄寫為了防止他又打什么歪主意,每日自習課后他都要一個人去博士廳抄寫一個時辰,當場寫當場交,什么時候抄完,什么時候才不用去。
江逸并不知道兩位哥哥為了替他減輕懲罰而受到牽連,在皇帝面前也被訓斥了。
他對動不動就體罰,一罰抄寫還幾十遍的這種機械懲罰怨念滿滿。
江逸氣憤地將此事寫在了給韓嘉言的信中。
原本只是想將自己得了滿分的光輝事跡寫信與韓嘉言分享,現下干脆被他寫成了專門吐槽和訴苦的信。
東宮。
太子不是第一次因為江逸的事引起皇帝的不滿了。
東宮的屬官聽說后不由勸說道“有長公主殿下在,皇上就是罰也不會太重,太子殿下何苦為了這點小事再惹皇上生氣”
知道您地位穩固,但也沒必要為了個江逸三番五次去招皇上煩呀屬官表情著急,恨不能這樣明說了。
“以后此話不必再說”太子制止了屬官。
在很多人看來江逸是長公主的兒子,與太子理應沒有那么親近,即便作為表兄弟,從年齡和性格來看,也是大公子江慎與太子關系更好才是。
可這么多年看來,太子幾乎是從一見到江逸開始就對他有著超乎尋常的關心和愛護。
有些時候為了維護他,與皇上爭執起來的事也不少見。
這些人不理解,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對逸哥兒的虧欠是永遠都彌補不了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