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青銅門的韓秋生轉眼就出現在了80年代中原腹地的某個偏僻山村附近的某個山頭小院里。
這是韓秋生金手指的另一個貼心配置在青銅門點亮后,在青銅門后的世界的固定地點,會有一個類似三合院的建筑,作為穿越者的第一落點,并可根據穿越者的需求,微調建筑類型。
比如這里,就讓韓秋生在第一時間被定性成了一個破敗的子孫廟道觀。一人高的墻體霉斑點點,斑駁不堪,屋頂灰瓦上各種苔蘚雜草橫生,怎么看怎么破敗,要是搭配個劇組,妥妥能演出十七八場鬼片劇情。
為啥要將好好的房子調成這樣知道十年期間打倒了多少廟宇道觀金身的人應該理解,在旅游沒有全面發展起來之前的80年代,這樣才是佛道兩家的常規現象。
同樣也因為破敗,因為處在被打壓的階層,所以韓秋生沒身份證好像就能被理解了對吧所以這半廢棄一般的地方,可花費了韓秋生不少的腦細胞。
點亮青銅門已經小一年,且不說那些個意外拖延之類的事兒,就按照十天一次穿越來算,韓秋生到這80年代的世界也已經超過了30趟。而每次7天的停留這么一算,他在這個世界已經無痕銜接的度過了210天、半年以上了。
任何一個人在一地待這么多時候,那自然該打的補丁都打完了,甚至還能發展處一些必要的人脈痕跡來。比如這會兒,韓秋生稍稍收拾了一番,走出小院下山沒多久,就和一個上山采藥的老藥農寒暄上了。
“秋生啊,怎么這么早就下山了昨兒不是剛從城里回來嗎這是又要去找活兒不是大叔說你,你這也太拼了。”
藥農看著韓秋生的眼神特別的溫和,言語間像是對著自家晚輩一般。這般的熟絡,讓韓秋生不自覺的就升起幾分笑意來。
自打他來到這個世界,不知道是不是青銅門的影響,這老人第一次見他,就給與了很大的信任,連著辦理身份證,都是這老人幫忙做的證明。所以啊,你來我往相互關照之下,這情分自是比旁人更好些。
“沒法子,得掙錢呀。”
“掙錢是要緊,可自己身體更要緊,仗著自己年輕就瞎來,以后可是要吃苦頭的。”
“呵呵。”
“呵呵什么你啊,說你也不聽,唉,現在的孩子,真是,一個個都讓錢給迷了眼嘍,以往在山上一個人守著那廟不也過得下去嘛。”
“以往那不是不好下山招搖嘛,難道如今沒那么多顧忌了,張叔,我這是想把以前攢的都一起走出來呢。”
韓秋生這個理由一說,那老頭面上的笑就是一收,微微嘆了口氣,點著頭說到
“也是,以往也是苦了你了,這么一躲就是好些年。也可惜了你師傅,好日子來了,他卻沒熬過去。”
看,這就是老頭為啥愿意幫忙的緣故,在這老頭的記憶里,這山里的廟啊,那是一直都在的,以往只是因為外頭風頭不對,所以這韓秋生就跟著他師傅一起躲著,不怎么出來罷了。甚至老頭的記憶里,還有他幫忙偷著替韓秋生的師傅買鹽的模糊記憶。哈哈,你說青銅門周全不周全
“那叔你忙著,我走了啊。”
“走吧,走吧,多掙幾個也好,好歹能多吃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