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人們,許是壓抑了太久又一下放開的緣故,頗有幾分極端。喜好濃墨重彩,偏重大膽個性,還有幾分崇洋媚外,偏好“進口”,可這并不是說他們就不知道傳統工藝的美,特別是那些曾經輝煌過的人家,這種已經刻入了骨子里的審美,只要有可能,還是會冒出來的。
韓秋生從這個要買睡鞋的大姨身上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心下自然小小的激動了一把。
娘唉,他過來這么些日子了,總算是找到掙錢的華點了。
“大姨,這繡花要點時間,你看7天可以不或者你還要點什么和我一并說了,我讓人去做,到時候一并給你帶來放心,我這都是老手藝人在干活,質量保證不說,價錢也肯定不會高。”
聽到有老手藝人,那婦人眼睛立馬就是一亮,又湊近了幾分問道
“那繡花緞子被面能又不最好是百子千孫圖的。”
“這個做起來到是容易,可時間上這樣的大件,沒有一兩個月可未必成。”
“一個月那也行啊,這樣,我把地址給你,你這里做成了給我送家里來,只要質量過得去,當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怎么樣”
說話間,這婦人掃了一眼攤位上的鞋子,拿起一只鞋幫子上繡了水波紋的軟底靴子,指著那繡紋
“就是這個水平。”
那怎么不可以因為這個時代刺繡好的多在工藝品廠,爭取出口創匯的緣故,韓秋生一開始拿過來的,有點繡紋的都是自家鋪子里最尋常的樣子。
如此,這樣的水平就能掙一筆大錢他怎么能不點頭這水平,就是他家妹子都能干呀。要是他姑、或者其他鄰里再搭把手,別說一個月一個被面了,就是幾幅都能整出來。
“可以,咱們就按照這個算,只是這價格”
“你看怎么樣”
“大姨,少了點,再加一成”
“要是你拿來的好,那我就要。”
“成吧,那就到時候看東西。”
“你個小道士,倒是挺利索。好,就該這樣,大氣。”
一個錢定錢沒給,這生意就這么定下了,等著那婦人走了,隔壁和韓秋生有些相熟的擺攤人忍不住上下看了看韓秋生,詢問到
“你怎么連個定錢都不收這要是她后頭不要了,東西豈不是砸手上了你到底會不會做生意啊”
嘿,要是一般人,那或許可能,可這個人韓秋生眼角微微一挑,心下腹議道就這氣質,那就不是一般人家出來的,那衣裳看著就不像是尋常百姓能穿的,想想這是什么時候多少人平反后補了工資補貼那就知道,這樣的人家啊,那不差錢
既然是不差錢的人家,還是以往有底蘊的人家,那這生意能不成不定還能因為他這種信任,將來給他多帶點那個圈子里的生意呢。這種投資,不過是一個被面的事兒,劃算著呢。
作為勛貴邊緣人家的韓秋生早熟悉了這種圈子的潛規則,對此很有底氣,不過人家隔壁攤販那也是好心,自然不好駁斥,再加上這種等級差異
“我這連個固定的攤點都不能算,就是我想收,人家也不一定給啊竟然這樣,那還不如大氣些呢,省的浪費口舌,反正只要是好東西,那即使她不要了,想來也賣得出去,最多費點時間罷了,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