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算的來看,租錢加上這些,想要開個體面的豆腐作坊,賣你說的干絲,本錢就得準備50兩啊。”
“確實,只能多,不能少,不然這你怕是只能每日少少的做出幾板來,然后用挑子挑著去賣了,如此,一日能掙幾個錢器物不能少的情況下,本錢什么時候才能掙回來”
“是啊,這世上自來錢滾錢更快,越是沒錢,那掙起來就越是難。”
感慨了這么一句,吳大伯拍了拍衣裳,站起身對韓秋生說到
“韓掌柜,那你看著生意咱們怎么做”
一句咱們,足以顯出吳大伯的心思靈透來,而韓秋生呢,則給老頭倒了杯茶,然后開誠布公的說到
“買鋪子的錢我出,器物東西,我來置辦。至于吳大伯你家,尋鋪子,看店面,做活兒等等,凡是出力出人的事兒,都你家來,等著鋪子開起來了,我也不和你來虛的,干絲我這里每日三斤,這樣白給三年,算是頂了我給出的本錢。若是我這里還要多的,則以市價八成計算,只要你家鋪子開著,就不能隨便漲價,大伯你看如何”
如何,那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聽聽韓秋生的付出,買鋪子縣城的鋪子價錢能低到哪兒去犄角旮旯都得六七十兩。器物呢先頭韓秋生說的已經很明白了,二十兩上下,那加在一起,基本就開近百兩了。
那么吳大伯家還過來的呢干絲不算吃稱,又是新鮮東西,價錢許是能賣的高些,可再高能高到哪兒去2030個錢錢一斤基本已經到頂了,就是按照最高的30錢一斤算,三年后給韓秋生白送的那部分,總計也不過是堪堪能頂上這最初韓秋生付出的那部分。
“不能這么算,不能,你這也太虧了,那方子可是你的。哦,到頭來你出錢出方子,就得了這么些說出去,老吳家以后就別想在街面上抬頭了。重新算,要不這么的,五斤,每日五斤白給。不對,這樣也是我家占便宜,方子可是值錢的東西,這樣,每日三斤不變,多了你這地方賣不出去反而平白浪費了,太糟踐東西。時間上長些,十年,我家給你送十年,韓掌柜,你看怎么樣”
十年就如今普通人的平均壽命,老頭自己能不能再活十年都不一定,這豈不是將他兒子也一并給賣了
韓秋生搖了搖頭,不能這么來,他和老頭關系可以,也信得過他。可將事兒扯到下一代,吳家老大那里不是他說嘴,沒那么些交情,將來怕是反而容易惹出不必要的疙瘩來。
“時間太長了,沒必要,你要真是覺得拿著那方子不安心,要不咱們換一個方式,這方子呢還算是我的,你家能用,但不能賣。買鋪子和置辦器物的銀錢算我借你的,五年內還清即可。至于利息,你剛才說的對,這豆腐做的東西容易壞,多了也沒用,所以換個法子,每隔五日,給我送三斤來,頂利息錢,直到你們還清借款,你看怎么樣”
這,這還是他們老吳家占了大便宜呀。那方子不能賣有什么白給他們用了,那就是天大的福分和恩德了。至于利息,那更是少的和沒有一樣,哪怕另算呢,光憑著白給他們用方子的情分,憑著能借給他們銀子的情分,那隔三差五的送點東西怎么了那不是應當應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