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韓氏也不是小白兔,韓秋生能想到的,她聽了那么多年的八卦,能不知道這里頭可能有的事兒
“姑姑我既然來說,那自是詳細打聽清楚了的。”
韓秋生一連串的問題并沒有讓林韓氏變色,相反,對于自家侄子如今能這樣明白通透,她還特別的欣慰,說起話來神色都舒緩了,笑容也爬上來了。掰著手指頭一樣樣的說給韓秋生聽。
“那姑娘的親爹是個秀才,鄉試時受寒得了病,沒治好死的。親媽當時就想不開尋了短見。外家是京郊的一個小地主,家里有百來畝地,如今還靠著那把總給撐腰。家里的產業細軟這些不知道,不過大頭的我打聽了,就一個京郊一個兩進的院子和鄉下30畝地。聘禮誰也不歸,人家給孩子尋親的時候就說好了,聘禮無論多寡,都填到嫁妝里,另外還有24抬嫁妝,其中嫁妝田有10畝。宅子和剩下的田地則留下,歸了錢把總,畢竟那姑娘沒親兄弟,那宅子是祖產,總不能流到外頭去。”
咦,要這么看,這錢把總人還行啊,雖然家產大頭都歸了這把總,可事情規矩如此,就是一門雙侯的史家不也一樣人史湘云都逃不脫。再說了,人到底將孩子養大了對吧,還給置辦了嫁妝,好生的尋了親事,還顧及到孩子出嫁后的生計,給了嫁妝田,不管從哪兒看,都算是講究的了。
“等等,那錢把總是弟弟死了的是哥哥他家這”
長幼有序,一般來說長子家業應該比老二多呀,怎么這家反過來了
“這自然是有緣故的。”
說到這個,林韓氏面上的八卦就有些止不住了,那種我什么都知道的小表情,看的韓秋生都有些懷疑,自家姑姑打聽這么多到底是為了自己的親事還是純粹探知欲作祟。
不過既然姑姑什么都知道,那他也是很有心想聽一聽的,這京城底層小官的瑣事兒,他常年在這榮寧街打轉,知道的還真是不多。
“那把總家上一輩也是小富戶,家業大約摸的也就和那姑娘的外家差不離,不然也不可能結親。”
這個理解,門當戶對嘛是吧,再說了窮文富武,能養出個把總來,家業總不會太小。
“當年兩個兒子分家,長子得了60畝地,只是這讀書的事兒你也知道,最是耗錢不過,加上后頭又是病又是治喪的,最后就留下了這么些。”
要這么算,那這姑娘爹媽沒得時候,什么細軟的怕是就真不剩什么的,最多家里還能剩下幾箱子書罷了。那養大還置辦嫁妝,那把總付出也不算少。
“真說起來,還是錢把總更能干些,自打投了軍,屢立戰功,人情世故上也拿的起來,一來二去的,這才有了如今的體面。”
說到這里,林韓氏略略往韓秋生這邊靠了靠,低下聲音說到
“我還特意讓你姑父去他家周圍其他武官人家問了問,這錢把總在外名聲不錯,他媳婦也是有名的賢惠人,兒子教養的也算得力,老大聽說都已經能出門打獵了,弓箭使得很是不錯。總得來看,和這家結親還算穩當,將來不至于出什么大岔子拖累你。如今剩下的就是那姑娘本身了。不過這個,姑姑要先問過你是不是若是你覺得還行,那姑姑就找個借口往那邊走走,先從周圍人嘴里問問,若是口碑還行,那姑姑再上門細看。你看呢”
看韓秋生這會兒想的全不是看不看的事兒,他聽了這么一連串的消息之后,滿腦子想的就是一個姑姑為了他的事兒這是走了多少人情關系,耗費了多少的精神,才能將事兒問的這般的詳細連著周圍人的口碑都想到了,這即使是親媽,怕也未必能做到這份上。
所以,哪怕是只為姑姑這份心呢,他也不能不識好歹,讓姑姑白白幸苦了這一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