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那人最是不愛欠人情的,能有這么一個機會還上秋生幾分,他怕是做夢都能心里輕松幾分。不過他同樣也知道,秋生這孩子厚道,從不將這樣的事兒當成恩情,所以張了張嘴,最后卻還是什么都沒說。
欠不欠的,還不還的,這都是焦大和秋生兩個人的事兒,他一個當姑父的何必管的這么寬秋生這樣其實也挺好,最起碼人品、名聲掙了。
林大春這邊確定了要這么做,第二天就匆匆的和賈代善稟告了一聲開始出門,臨走還帶走了寧姨娘的那個堪堪二十出頭的弟弟。而這一走,就是足足一個月,等著林大春回來
“姑父,您這一趟難道不順利”
看著一回來就先來了他這里,板著臉,滿臉遺憾的林大春,韓秋生覺得自己開口問話都有些遲疑了。
他們不是盤算的挺周全的嗎怎么還能出岔子難不成那東北方向的縣城地方不好有賈家的對頭再或者那邊情形不對
韓秋生連著可能的民變都琢磨了出來,卻不想林大春嘆息過后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秋生啊,姑姑、姑父對不住你啊。”
咦,這話又怎么說的他不是去辦賈家的事兒嗎怎么就和他扯上關系了他在那邊可是連著置辦產業的事兒都推脫了,還能有什么關聯
“那個姑娘,怕是說不成了。”
什么姑娘哪個姑娘等等,姑父說的,莫不是姑姑去探訪了許久,準備給他提親的姑娘吧這前兒姑姑來不還說的好好的,連著媒婆的人選都說定了,怎么突然又有了變化
等等,姑父是從東北面來的,難不成那邊有什么人和這姑娘有關系
確實有關系,而且還是大關系。
“姑父我也是這趟過去,路過一個鎮子,機緣巧合才知道那姑娘的父親”
原來那姑娘的父親早年有個至交好友,早年曾中了舉人,并花費了不少的銀錢得了個縣丞的職位,就在京城東北的一個小縣城里當官。而這人也算是重情,即使當了官,提升了等級,卻依然沒忘了舊交,并為自己的長子和這姑娘定了娃娃親。
只是后來,因為那姑娘的父親病逝,姑娘自己呢,又被親叔叔接到了自家,所以這兩家才沒怎么往來聯系。
可再斷了聯系,親爹寫的定親書卻還在,那邊也認這個沒過門的媳婦,每年也不曾忘了給這姑娘的叔叔家送去節禮,以示不忘約定。
“若是這樣,那姑姑去探的時候,怎么就沒聽說這一茬這樣不離不棄的好親家,難道不該好好的宣揚宣揚為他們家姑娘將來謀算些好處”
“若按照常理,確實該如此,畢竟名聲好了,那也是雙方都得利的好事兒。只不過事有湊巧,這叔叔家另外有了別的心思。”
嗯這就有意思了,這都是定了親的姑娘了,怎么還能有別的心思這年頭可是很看重過世之人遺愿的。更不用說對方還是個官了,雖說只是8品的文官,可文武殊途,真算起來,未必比把總拿個7品低,這樣旗鼓相當的人家,想毀約一個不好可容易結仇。
“我也是才知道,那姑娘的嬸娘,也就是那把總的媳婦,娘家有一堂兄弟前些年靠著戰功,搏了個6品的官職,聽說還挺得上峰看重,眼見著5品也是有望的。”
后頭的話韓秋生不用聽就知道,想來是那嬸娘動了心思,想將這侄女嫁到娘家堂兄弟家去,一來好維護娘家的關系,二來也能給這把總尋個牢靠些的靠山。
若是如此,這到也不難理解,畢竟再怎么疼惜侄女,到底不是親生,能有機會給自家多添些臂助,誰又會拒絕呢。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