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是日本犯罪立案件數最多的城市,因為人口過于密集,各種盜竊,詐騙,暴力犯,傷害罪層出不窮,其犯罪率也長年位于全日本的第一。
惠自然是知道這一點。
畢竟高犯罪率不可避免會影響居民的情緒問題,而居民情緒壓抑,又反而會導致犯罪率提高。這種連鎖反應不斷加劇,最終就會間接性的導致該地區的咒靈數量增多。
自從東京成為日本第一的大城市,這塊地區便也漸漸取代了歷史悠久的京都,成為了咒術概念上穩居榜首的第一咒靈受災區。
這地的咒靈數量要更多一些,而理論上同級別的咒靈,也要比其他地區的更難對付。
但數據歸數據,親身經歷及親眼目睹東京的傳奇犯罪率是另一回事。
惠來東京的次數屈指可數。
滿打滿算,能真正稱之為停留的,也就那么兩次。
第一次就是赤司先生請他來的那次。
撇開任務遇到的咒靈不談,他在工作結束的次日,就當街遇見了持刀搶劫犯,并接著沒多久就遇見了商場無差別襲擊的七個炸彈案。
第二次就是現在。
惠看著直升機漸漸遠去,思索著掏出手機,想要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
網絡的誕生,著實方便了廣大民眾對新聞咨詢的了解。
當然。
某種程度來說,也加劇了媒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早上八點十五分,警視廳收到了一封勒索信,犯人宣稱在東京兩處各安置了一枚炸彈,要求警方在十點前將五千萬日元現金放在特定地點,以此換取炸彈的位置。”
“八點二十分鐘,東京xx公園處水池發生了一次小型爆炸,所幸并沒有人傷亡,隨后,警視廳再次收到傳真,表示方才的爆炸是犯人的警告,下次爆炸將會是十倍以上的威力。”
網絡媒體正在現場直播著事件狀況。
惠翻了翻歷史記錄,大抵明白了狀況。
話說,也不知道這些記者是怎么這么快就得到消息的,這個速度未免有點太不同尋常。
惠能夠想到的理由只有兩個要么是犯人為了加重警方的壓力,從而給媒體也同步發了消息,要么就是警方內部公關有問題,消息泄露太嚴重。
兩種可能性的概率,在惠心里都差不多。
說句不好聽的,日本警察體系的無能性實在是相當有名的,經常有民眾吐槽請警察找東西指路他們很擅長,但刑事案件的破案率卻非常磨蹭。有小事著重處理,大事無法處理的無能評價。1
而這起敲詐勒索爆炸案的發展,警方也的確被犯人牽著走了他們沒能自己找到炸彈的位置,因此在媒體及民眾壓力下,只好向上申請湊齊了勒索金,換取到了兩個炸彈的位置。
“九點三十分,警方換取到兩個炸彈的位置,現進行人員疏散,位置分別位于諏訪高地及淺井別墅區廣場”
警視廳上下全面調動了起來交警開始在兩處地點進行交通管制和人群疏散,
刑警開始暗中搜查爆炸犯的身份,
爆處班的排爆警也第一時間緊急出動,在警用廂車內一邊換上防爆服一邊趕往現場。
。
又是。
算了算自己兩次來到東京的經歷,惠就忍不住吐槽這出現的概率也太高了吧
而且昨天交通管制,今天又交通管制。
東京人的生活真的沒問題嗎
不。
應該只是一種類似于“幸存者偏差”邏輯謬論吧
自我說服著,惠收回手機,繼續邁開步子,打算按照原預定找個咖啡廳休息。
但這附近最近的一個咖啡廳,意外得有點遠。
等他好不容易找到并坐下,點了杯咖啡后,已經十點三十分鐘了。
書重新打開。
惠有點心不在焉,數分鐘都沒能翻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