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術師很強,又危險。
而在那個咒術盛世,詛咒師要比現代多得多,那時的天皇為了自身安全,必須要培養、重用咒術師,但他在被保護的過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忌憚咒術師。
就像是天皇不會喜歡文臣和武臣勾結一樣,強大的咒術師世家之間,也不應當建立起過于親密的聯系。
尤其是當時在一眾咒術師家族中名氣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禪院和五條。
而他們不幸的遇上了極其多疑的天皇。
現在想想,從來沒人、也沒有史書說過傳聞里在“御前比武”中同歸于盡的禪院家主以及五條家主,究竟是為什么走到同歸于盡的地步。
畢竟兩家的世仇,是自那兩代家主同歸于盡后才建立起來的。而在那之前,雖然也有大小不斷的矛盾,但實際并沒有如此根深蒂固、恨不得對方去死的仇恨。
可沒有仇恨,又為什么要走到同歸于盡的地步呢
在那個皇權時代,家主的責任要比現代更重更沉。
他們無懼死亡,可也不會無緣無故的赴死。“御前比武”雖然重要,勝者能夠從天皇那里得到更多的權利和獎賞但那并不只有一屆而已。
在一次比武中就把命墊進去,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術師每一個都相當寶貴,而作為一族象征、一族實力巔峰的家主就更是如此。家主在非戰場上輕率的赴死,那只會讓家族少了一個強大的支柱,讓家族在天皇的眼中淡去罷了。
死斗完全不合理。
主流的說法,是他們打斗過激,沒能控制住自己。
咒力來源于負面情緒,咒術師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是理所當然的,哪怕是普通人,也的確有打斗上頭后失控、最終導致了慘案這種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而那個年代的禪院與五條,也給各家家主收尸后,沒有否認這一說法。
這似乎就是事實了。
但奇妙的夢境,給了旁觀者第二種不同的答案
。
dashdash那一場比武,有著來自外界施加的、必須分出勝負的額外壓力。
成淵的作品禪院惠覺得可以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高高在上的皇權。
步步緊逼的族人。
壓抑到喘不過氣的責任。
于是一對明明在不久前還互相交握的手,最終染上了彼此的鮮血,埋下了兩家數百年仇恨的種子。
真蠢啊。
五條悟從一開始的好奇張望,到最后的變成無比嫌棄。
他嫌棄自己的那位祖宗,也一視同仁的把對面的禪院家主也嫌棄了一遍。
蠢貨。
傻瓜。
自作自受。
家族什么的,責任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