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曾任揚州總管,江都是他經營了十年的地方。
江都的行宮已經建好。他帶著眾臣重游故地,在馬背上奏樂,做江都宮樂歌。
“揚州舊處可淹留,臺榭高明復好游。風亭芳樹迎早夏,長皋麥隴送馀秋。
淥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躍紫騮。綠觴素蟻流霞飲,長袖清歌樂戲州。
歌伎們懷抱各種樂器,側坐在馬背上邊彈邊唱。
駿馬前行的時候,歌伎衣袂飄飄,仿佛天宮中的仙女。
李世民和李玄霸年幼,沒有參加這一場馬背上的游園會。
他們和蕭皇后坐在高臺上賞景。從欄桿下往下望去,正好能看到皇帝和眾臣的“游園圖”。
蕭皇后笑道三郎,你擅長作詩,據說能五步成詩,現在可有靈感
李玄霸“老實道“其實我的五步成詩是提前做了準備。去鄭家之前,我已經猜到他們可能會出的詩題,大約就是描繪一些景物而已,總不會太過為難我。現在讓我作詩,我還要琢磨一會兒。
蕭皇后沒有因為李玄霸的“坦白”而小瞧李玄霸,反而更加喜愛李玄霸的聰慧。
“不急,慢慢想,想不到也沒關系。”蕭皇后揉了揉李玄霸的腦袋,道,作詩只是小道。
李玄霸點頭“是。”
李世民湊到李玄霸耳邊小聲道“你不是能看到未來人的詩真的選不出一首好的”李玄霸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世民的眼睛撲閃撲閃。這不是挺好嗎
李玄霸無奈這是詩仙李白不得志時候的詩,你看我的閱歷可能寫出這樣的詩嗎抄詩也要符合人設,循序漸進。現在我的閱歷就只能抄些單純的寫景詩。再大一些,可以抄些有少年意氣詩。不過我現在確實有一首詩可以用。等皇帝回來,我就獻給他。
李玄霸要來筆墨紙硯,寫寫畫畫涂涂,裝作很努力地在擠詩句的模樣。李世民幫李玄霸研墨。蕭皇后和后妃、公主都好奇地看“神童”作詩。
待楊廣玩耍結束,回來邀請蕭皇后和后妃去水邊散步時,看到李玄霸和李世民的臉上都抹了墨,像是楚州進貢的小花貓似的。
楊廣朗聲笑
道“李二郎,李三郎,你們在做什么”
李玄霸抬起小花臉“回陛下,我在作詩。”
李世民抬起小花臉“回陛下,在玩筆墨。”
楊廣聽見李玄霸說作詩時好奇地湊上來看李玄霸做的什么詩,聽見李世民的話后哭笑不得,抬手
敲了一下李世民的腦袋。
楊廣低頭看著李玄霸已經寫出來的四句詩,念道“舶爐千里泛歸舟,言旋舊鎮下揚州。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還行。
是還行,你自己做的詩,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