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道“卷五十六,列傳二十一。”
高颎滿意地點了點頭“他也就只配這個位置了。”
這下輪到李玄霸無語了。高先生你在這件事上還要爭一爭嗎這有什么可爭的,你本來地位就比宇文先生高許多。
高颎又問道“是誹謗朝政,不是謀反”
李玄霸道“不是謀反。”
高颎嘴角又扯了扯“他若想殺我和宇文弼,哪怕誣告謀反都好啊,唉。”
李玄霸疑惑。怎么誣告還好了
高颎見李玄霸的表情,苦笑著搖搖頭“你不明白。”
李玄霸點頭“學生不懂。”
高颎教導道“若誣我和宇文弼謀反,朝堂中有的人可能認為我和宇文弼確實對陛下不滿,有的人認為陛下只是忌憚與先太子有舊的我。無論哪種想法,這件冤案都只會局限在我們之間。對朝堂不會有太大影響。但誹謗朝政就不同了。”
李玄霸想了想,道“陛下用誹謗朝政的罪名誅殺朝中高官,朝臣因言獲罪,以后就沒人敢進言了”
高颎嘆氣“是。而且陛下的名聲也會折損。朝野上下不在乎陛下排除異己,但陛下堵塞言路,這就讓天下賢人寒心,大隋也就危險了。”
李玄霸不明白高颎現在的悲嘆。
楊廣都要殺他了,為何他最掛念的不是自己和家人,而是楊廣的名聲和隋朝的安危。
這就是高尚嗎
他理智上知道有的人很高尚,在情感上難以明白。
高颎悲嘆了一會兒,又問道“你看到的天書呵,隋書中,可有我因何言獲罪”
李玄霸道“是累積的。老師阻止陛下征召數萬樂工。”
高颎道“北周天元帝以好樂而亡,前車之鑒近在眼前。”
李玄霸道“老師請求暫緩長城、運河、東京修建。”
高颎道“徭役頻繁,民生凋零,怨聲載道,恐生民亂。”
李玄霸道“最后一根稻草是陛下過于厚待啟民可汗。”
高颎譏笑道“啟民可汗雖已經年老,但他帶諸子多次來中原打探消息。他一死,他的兒子正值壯年,熟知中原情況,一定會成為中原大患。”
李玄霸道“老師抱怨最近朝堂綱紀混亂。”
高颎道“難道不是嗎朝中大臣只知道奉承陛下,誰最會奉承誰就得勢。那楊素就罷了,好歹還有幾分本事。宇文述根本不知兵,卻是陛下最信任的大將。若邊疆戰火重燃,難道讓宇文述那個庸才去領兵”
李玄霸垂目道“老師說得都對。”
高颎閉上眼,哽咽道“但陛下不聽。”
師生二人相對沉默了許久。
高颎才睜開眼“你可看到大隋氣運還有多久。”
李玄霸道“老師真的想知道嗎”
高颎道“想。”
李玄霸道“大隋氣運還有不到二十年。但接下來的事我不能說,因為大隋之后是一個長達三百年的大一統王朝,華夏大地將重回盛世。所以我不能讓老師阻止盛世到來。”
高颎“”
高颎爬起來,走到李玄霸身邊,按著李玄霸的肩膀道“什么二十年后盛世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