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二兒子和三兒子的互動,李淵的神色緩和不少。
二郎和三郎感情是真的好,與五郎感情也好,就是四郎
李淵想起那個沒心沒肺,完全沒有意識到府中氣氛不對勁的李元吉,不由心頭一沉。
這個四郎才是最頭疼的。
不過四郎還小,長大后應該就不這么頑皮不懂事了。
“好好養病,你想做什么,都要等養好病才行。”李淵道。
李玄霸恭敬道“是,父親。”
李淵看向李世民,李世民的眼神有些躲閃。
李淵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伸手摸了摸李世民的腦袋“大雄,相信耶耶,耶耶從來沒想過過繼你和大德。”
李世民點頭“是,父耶耶。”
李淵聽李世民又叫他耶耶,松了口氣。他又叮囑了兄弟二人兩句,才回去照顧母親。
李玄霸看向二哥你算了,如父親所說,別放在心上,父親還是愛我們的,他肯定不會過繼我們。
李世民咧嘴笑道“我知道。”
李玄霸這次燒得快,好得也快。
楊廣果然在正月新年假期結束后,開啟了新的分科考試舉薦,并增加了人選,五品以上官員可舉薦人選參加考試。
李玄霸身為唐國公府二郎君的身份,直接用唐國公府的投牒就能進去。
楊廣召見李玄霸,擔心道“你身體吃得消嗎”
李玄霸拱手道“陛下放心。我這次必須參加。祖母知道我要參加科舉,非常重視。現在祖母已經糊涂了,嘴里還會念著讓我去考科舉。”
楊廣嘆氣“是啊,御醫說姨婆只念著你兄長和你,一直惦記著你想科舉的事。還好朕本來就有在正月開科舉的打算,趕巧了。你有信心嗎”
李玄霸道“有信心大概。”
楊廣失笑“要朕給你透題嗎”
李玄霸苦著臉道“陛下表叔”
楊廣朗聲大笑。
很快輪到考試的時候。
因隋帝“欺騙”過科舉士子的感情,通過科舉入仕者他一個都沒重用,所以即使楊廣花了大力氣宣傳,此次參選人數也不多。
最難的秀才一科,李玄霸是最小的考生。
考試場地就在禮部,當著幾個考官的面現場出題答題,比起筆試更像是面試。
李玄霸想,怪不得后世歷史界更傾向于隋朝的分科取士是察舉制的變種。
考試內容分經論、策論和詩賦。重點是五篇策論。
讓李玄霸意外的是,經論、策論、賦三科,虞老師都押中了題。若不是知道虞世南和虞世基現在都沒有門路探得題,他都以為自己被泄題了。
詩是以“孔子”為題。
李玄霸惡趣味地用了李隆基的詩來給隋帝歌功頌德。
當李玄霸交卷,考官看到“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兩句時,都對李玄霸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