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和宇文弼將這門親事報給了楊廣。
楊廣先有些驚訝,得知是宇文弼的孫女點名要與李玄霸結親后,他笑得前俯后仰“沒想到你居然會教出如此孫女”
宇文弼道“臣是對她太寵溺了些。臣的孫兒剛離世,實在是不忍心拒絕孫女的請求。”
楊廣對宇文弼的惡感不是太深。他一直針對的都是高颎,宇文弼是和高颎走得近,又太愛進諫,所以惹了他的厭惡。
比起在朝中聲望過重的高颎,宇文弼只是一個普通的老臣。若不是宇文弼和高颎是摯友,楊廣也不會針對他。
高颎和宇文弼都退去修書,楊廣松了一口氣,雖對高颎仍舊忌憚,但對宇文弼已經不在意了。
宇文弼退出朝堂中樞后,他那一家在朝堂上已經沒什么得用的人,僅靠“宇文氏”這個姓氏讓人高看一眼。李玄霸和宇文弼的孫女結親,在楊廣看來是宇文弼的孫女高攀了。
只是兒女親事最主要還是父母之命,李淵已經和宇文弼說好了,楊廣便沒有拒絕。
他之前說了,如果李淵和竇夫人選好了,就讓他直接賜婚。現在他雖覺得這門親事委屈了李玄霸,但也不好違背金口玉言。
只是之后,他將李淵留了下來,問道“朕知道李三郎的謹慎,不愿意娶家世太好的妻子。但宇文弼的孫女空有門第,父兄無一有能力。你是不是太委屈李三郎了”
李淵嘆氣“臣也是這么想的,只是大德聽聞宇文小娘子心儀他,就一口答應了這門親事。他好像很得意。”
楊廣一愣,繼而失笑“這是個什么道理”
李淵道“就是很得意啊。”
楊廣扶額笑道“沒想到大德還有這一面性格。”
李淵道“大德雖在外表現得很早熟,但內心還是個孩童。不過臣認為宇文小娘子確實不錯。不知道誰嘴碎,說得誰嫁給我家大德,很快就會守寡似的。聽聞陛下要為大德說親后,不少人家如喪考妣,哼。”
楊廣臉色一沉“還有這事”
李淵道“臣明白他們心疼自家女兒,但大德心高氣傲,若娶個不愿意嫁他的高門貴女,將來夫妻二人說不定成為怨偶。宇文小娘子雖家世差了些,但就憑她心儀大德,臣和臣的夫人就覺得這孩子很好。”
楊廣想了想,嘆氣道“說得是。以大德才華,不需要丈人家扶持,娶個對他有感情的女子,比不情不愿嫁進來高門貴女好。”
楊廣雖貴為皇帝,自己不講什么情愛,但偶爾也會稱贊一下世間真摯的感情。
如果沒有充沛的感情,楊廣就寫不出來一手好詩了。
李淵笑道“是這樣,為人父母,還是盼著孩子平安快樂,其他的都是其次。”
楊廣道“聽你這么一說,朕也覺得這宇文小娘子確實很適合大德。”
楊廣在心里嘆息,皇后的打算是白費了。
楊廣讓蕭皇后為李玄霸張羅妻子的
時候,
蕭皇后立刻就問蕭家要名單。
只是因為李玄霸病弱的名聲,
蕭家不愿意讓族中家世良好的女子與李玄霸婚配,蕭皇后為了說服家族花了些時間,誰知道被宇文弼撿了漏子。
蕭皇后得知李淵和竇夫人已經定下了婚事,委婉地想讓楊廣幫忙推一推。
但楊廣聽了李淵的話后,心想如果是自己,在不在乎妻子家世的前提下,也樂意選一個心儀自己的人。
如蕭家那樣推三阻四,想著就膈應。
楊廣又找來李玄霸,詢問李玄霸的意見,想看李玄霸的笑話。
李玄霸得知李淵給他編的“得意”后,嘴角微抽。
李玄霸老老實實回答道“臣不是得意,只是覺得很有緣。”
李玄霸將當年宇文弼在龍舟上因為孫兒與自己一樣先天病弱,所以移情自己,對自己多加照顧的事告訴了楊廣。
“之后臣與宇文老師的孫兒通過信,宇文小娘子就是由此知道的臣。”李玄霸道,“待老師來我家說親時,臣才知道當初宇文老師給臣的藥草茶是宇文小娘子所配。”
楊廣唏噓道“如此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