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哄不哄,我才不會因為這點小事生氣。”
長孫小妹眼中飄過一抹狡黠,“李三郎君失落了這事我要告訴宇文姐姐唉,宇文姐姐去了大興城,我都沒法找她玩。”
長孫晟道“這有什么等天氣稍稍暖和,你隨時可以去洛陽,也可以邀請宇文小娘來我們家玩。”
長孫小妹開心道“好我約宇文姐姐一起踏青”
她從坐榻上跳下來,穿好毛絨絨小靴子,一邊跑一邊道“我這就和宇文姐姐寫信”
長孫無忌對父親道“父親,小妹是不是太活潑了”
長孫晟笑容略帶寵溺“活潑些好。”
長孫無忌摸了摸鼻子,有一點點嫉妒妹妹。
只是一點點。
父親要是把對妹妹的寬容和溺愛分一成就好了。父親最近的教導真是越來越嚴厲了,唉。
李世民和李玄霸擒獲吐谷渾可汗的消息繼續擴散。
楊廣開心無比,賜李世民和李玄霸千牛刀,將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散官品階提拔為正五品朝請大夫。
千牛刀即御刀,執御刀護衛君王者稱千牛備身,即后世“御前帶刀侍衛”,是勛貴子弟當大官的跳板,受左右驍衛管轄。頂頭上司之一就是李世民未來的老丈人,右驍衛將軍長孫晟。
不過楊廣給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千牛備身”只是榮譽稱號,不會讓他們真的來給自己站崗。
楊廣對李淵嘆息“若是在先帝時,李二郎和李三郎足以封爵。就是在本朝,他們若年齡再大一些,也足以封侯。現在委屈他們再熬幾年資歷,只能封賞你了。”
隋文帝時期,設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九等爵位。爵位眾多,常常一門父子好幾個爵位。
楊廣繼位后,宣布以后只封王、公、侯三等爵位,所以在他手下當官,想要封爵十分困難。
楊廣嘆息后,將李淵提拔成從四品的上鎮將軍。
大隋的將軍稱號多沿襲自漢朝,但品階比漢朝低,名額比漢朝多,基本成了榮譽稱號。上鎮將軍就是一個散號將軍。
但在隋朝想要領兵,至少要有個散號將軍的職位。楊廣封李淵為上鎮將軍,就是以后會給李淵獨自領命打仗的意思。
楊廣鼓勵李淵“虎子必有虎父,李二郎和李三郎如此厲害,李卿你一定也不差。朕期盼李卿你也為朕立下大功勞的一日。”
李淵“謝陛下。”
他心情復雜地帶著賞賜回家,看著圣旨沉默良久。
封將軍是他長久以來的愿望。但他萬萬沒想到,第一個將軍稱號居然是兩個兒子為他掙來的。
李淵自言自語“李二郎李三郎問我要兩百私兵,就是為了這件事嘶,他們好像只要了一百,還是一百莊子里沒上過戰場的青壯他們原本打算帶著莊子里的佃農去抓吐谷渾可汗”
李淵背后冷汗直冒,破口大罵。
竇夫人得到報喜,興高采烈地來找李淵詢問,沒想到李淵正在罵兩個立
了大功勞的兒子“郎君,二郎和三郎立了大功勞4,為何你會生氣”
李淵氣得吹胡子“這兩個豎子,為了立功命都不要了”
他把李世民和李玄霸“騙”他的事告訴竇夫人。
李淵拍著桌子道“若不是我多給了他一百老兵,兩個不孝子是準備帶著一百莊稼漢去抓吐谷渾可汗嗎他們膽子怎么這么大”
竇夫人捂著胸口倒退幾步“什么他們居然是親自上了戰場不是只說動回紇出兵嗎他們信中是這樣寫的”
李淵趕緊扶住夫人“夫人,別激動,別激動,他們都好著呢,活蹦亂跳,一點傷都沒受。已經沒事了,別生氣”
竇夫人罵道“一定是李世民的錯我的三郎啊,怎么就攤著這樣個兄長,被帶著去那么危險的地方”
李淵道“我也覺得一定是二郎的錯。三郎什么都好,就是任由二郎亂來。”
竇夫人道“二郎是兄長三郎是弟弟三郎怎么可能拉的住二郎”
李淵趕緊道“對對對,一定是二郎的錯等二郎三郎回來,我一定好好教訓他們”
李淵難得看到夫人生氣到猙獰,嚇得唯唯諾諾,不敢反駁。
不過他心底也確實這么想,肯定都是李二郎的錯。三郎文文弱弱,哪會做冒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