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定道“今日之言,絕不會傳他人耳。”
李玄霸對表兄笑了笑,與二哥騎馬離開。
李世民騎馬走了一會兒后,回頭看去,楊暕還立在門前,沒有離去。
“阿玄,為何要和二表兄說那些話”
“受人所托忠人之事。陛下知道我們聽到了太子殿下的遺言,只要齊王殿下不蠢,把僭越的話掩飾了,我們就不會有事。”
“如果他不掩飾呢”
“以陛下性格,會更相信我們。”
“唉。”
兩人到了唐國公府。留守的仆從還以為他們今日不回來,慌慌張張為他們開門。
“阿玄,這不是你全部的理由。”
李玄霸指揮人用清水加了幾片姜蒜當涮鍋鍋底。
楊暕在太子死后,朝中之人皆依附于他。他日益驕縱,屬下多行不法之事。若能勸住他一二,百姓少受點苦。
再者,沒了那些罪罰,他自己在楊廣猜忌他之前,也能少受點苦。
李世民問道“無論如何他都會被猜忌嗎”
李玄霸指揮仆人收拾行李。
對有些皇帝而言,當自己日益老去之時,青壯皇子存在的本身就是謀逆。
李世民想問,那我呢,我們呢
兄長在亂世中早逝,自己才會成為太子,繼而成為唐太宗吧
那自己繼位之前,父親對自己的態度如何
他想問,但不敢問。
李世民猶豫了許久,還是堅定了自己之前的選擇。
這個未來,他不問阿玄,要自己親眼去見證。
休息了一晚上,李世民和李玄霸就匆匆趕往江都,把腦袋進獻給南下的楊廣,連老師都沒時間去探望。
既然知道了皇帝已經南下,他們只能立刻跟著南下。若皇帝知道他們耽擱,就是不敬之罪了。
楊暕沒來送他們。
之后,楊暕也沒有再私下邀請過李世民、李玄霸單獨去他府上游玩。
李世民和李玄霸也一樣。
他們見面時仍舊很友好,就像是李世民、李玄霸與太子相處時一樣,友好又疏遠。
楊暕是個史書中認證的漂漂亮亮沒有腦袋的花瓶皇子,李玄霸已經做好了他與楊暕所說的話被泄露到皇帝那里去的準備這是李玄霸這一生中,唯一一次算錯的事。
大業六年四月十五。
李世民和李玄霸還在前往江都的船上,皇帝楊廣昭告天下,冊封齊王楊暕為太子。
“陛下終究還是遵循了大表兄的遺言,這是不是證明陛下還是疼愛大表兄這個兒子”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