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畢竟是京兆杜氏子弟,就算是個旁支,在有官身的前提下,他
也能遞帖子拜訪朝中同樣是京兆杜氏的大臣。
杜如晦對族中長輩說了自己的擔憂,并自薦希望能加入輜重押送,說不定能幫些忙。
族中長輩嘆氣“難道朝中只有你能看出來這一點嗎我等都能看出來。能勸的都勸了,如果現在什么事沒做好,就是陛下不愿意聽。所以你還是別趟這渾水,明白嗎陛下不會有錯,如果出了事,那就是做事的人的錯。”
杜如晦嘆氣“是。”
他想,等二征高麗失敗,他就去尋李二郎李三郎去。
二征高麗失敗的打擊,絕對會讓大隋全面亂起來。那時李二郎李三郎身邊也應該缺人了。
杜如晦向長輩打聽了李二郎和李三郎的消息。他上次得到李二郎和李三郎的消息,兩人已經決定去張掖。
長輩也只知道李二郎李三郎去張掖了。才這么短的時間,朝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杜如晦計算了一下張掖和洛陽的往返時間。
等皇帝二征高麗失敗,自己立刻前往張掖,恐怕征伐高麗失敗的消息還沒傳到張掖。皇帝就算要調動李二郎和李三郎,也會等回洛陽再說。他提前去張掖,應該不會和李二郎李三郎錯過。
“不知道房兄什么時候去張掖。”杜如晦想念友人了。
與友人在大興、洛陽聚會的時候多快活啊。這大隋的官場,果然是一點意思都沒有。
在杜如晦決定好去張掖的時間時,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到了張掖。
李世民精力充沛,完全不需要休息。
李玄霸和李智云在家中休息的時候,李世民就換了衣服出門,一一拜訪曾經在張掖認識的人。
上到戍邊的將領官吏,下到集市中的商販,李世民認識的人極多,一旬下來還沒拜訪全。
聽聞李世民和李玄霸回來,附近西域部落也一一派人來拜訪,希望能搭上李世民和李玄霸這條線,和唐國公牽上關系。
李世民又生氣了。
我和我弟弟很厲害,怎么我們父親就一定很厲害
雖然父親確實不差。
不過現在父親不在張掖,雖然他們是想勾搭上唐國公府,但仍舊是為李世民和李玄霸所用。李世民壓下脾氣,一一與他們交好。
張掖與中原的信息交流不暢。對許多西域人而言,可能中原朝代更替許久他們都不知道。就算是和朝堂有關系的西域人,對大隋的認知還是大業五年大隋的極盛時刻。
現在才大業九年。
短短四年時間,按照正常人的想法,此時大隋就算不會更強盛,肯定也和以前差不多。
所以李世民和李玄霸仍舊可以背靠“強盛的大隋”,不用懼怕西域人不守信用。
李玄霸在家里休息了一月才將身體調整好。他也行動起來。
李世民練兵和與西域人交友的時候,李玄霸去拜訪了張掖郡守。
隋文帝時期廢除了張掖郡。楊廣繼位后才重新在張掖置郡,命陰世師為張掖郡
守。等隋文帝御駕親征吐谷渾結束,陰世師入朝為虎賁郎將,現在任涿郡留守。
如今的張掖郡守赴任沒幾年,因為語言不通,對張掖的事務還在摸索中,一切遵循舊例。
再者張掖是軍事重鎮。原本的郡守陰世師手握兵權,張掖郡守軍政權力合一。楊廣御駕親征結束后收走了郡守的兵權,如今的張掖郡守只有行政權力。但張掖事務基本都與軍事息息相關,所以他幾乎成了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