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
他嘆了口氣,對宇文弼和長孫晟道“要不還是同意吧,我看這天下馬上就要大亂,現在不辦婚事,就不知道幾年后才能辦了。”
宇文弼猶豫。
長孫晟板著臉道“我女兒還小,正好幾年后再成婚”
高颎道“等李淵起兵,你就不怕李淵給李二郎后院塞幾個敗將女兒,在你女兒入門前弄出個庶長子出來皇帝的庶長子可比尋常人家的庶長子麻煩。”
長孫晟皺眉“李二郎不是這種人。”
高颎道“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你先把你女兒嫁過去,才好與李家討價還價,讓李二郎與你女兒圓房前,后院不準進人。”
長孫晟仍舊皺眉。
高颎道“我比你更信任李大雄的人品。我相信他絕不會做違背承諾的事。但能自己把握主動權的事,即使再信任對方,也不要將主動權交出去。你應該也明白這一點。”
長孫晟嘆了口氣“高公是對的。”
宇文弼道“我還是擔心二郎和三郎的事業。”
高颎道“三郎,你去張掖,替二郎三郎鎮守河右。你不需要做事,聽房喬、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的話,只需要拿出你渤海郡公的爵位,為他們鎮住其他官吏。”
高颎的次子高弘德受封應國公,已經早逝;三子高表仁雖未出任職官,但在隋文帝時就因為高颎的功勞得封渤海郡公。
所以高颎越看李淵越不喜。
若李淵諸子將來爭奪太子之位,那確實是有必爭的理由。
但李淵又不知道他將來會當皇帝。李二郎李三郎因為太過優秀而被要求忍讓,還被獨孤老夫人打壓這也太可笑了。
別說李淵兩個次子將來肯定有本事自己賺爵位,高颎的三子高表仁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是渤海郡公了。
李淵要有本事,早早給家中諸子賺得爵位,哪需要李建成護個世子的位置護得魔怔。
因功封爵需要熬資歷和年齡,但門蔭得爵只看父輩功勞。如果李二郎和李三郎早早得爵
,爭霸天下的時候就不會這么被動。
李淵今年都四十八歲了。楊廣窮兵黷武,他混戰功的機會多得是,居然還沒能給家中幼子賺得爵位,可不是廢物
越臨近天下大亂,李淵離皇帝的位置越近,高颎就越看他不順眼。
高表仁不高興道“父親,我只是不想出仕,但我也不是沒有本事,還不至于被三個年紀比我小的人比下去。”
高颎道“你的本事我比你清楚。你能為能臣,但那三人皆能為名相。”
高表仁癟嘴“是。不過父親,我擅自去張掖,會不會被皇帝忌憚”
高颎神色淡然“他此次去高麗,就沒有余力再管西域的事了。太子不會坐以待斃。”
長孫晟、宇文弼、薛道衡三人聽言皆嘆。
薛道衡捶胸頓足“楊廣的兩個太子都是好的,偏偏大隋的氣數在楊廣手中盡了啊”
長孫晟道“這是好事。這兩個太子再好,能有李二郎好”
薛道衡指著長孫晟的鼻子罵“你就是等著當國丈是嗎”
長孫晟慢條斯理道“是。”
薛道衡“”
老頭子氣得拂袖轉身,背對著長孫晟生悶氣。
宇文弼打圓場“事已至此,大隋注定敗在楊廣手中,玄卿你何必再為大隋難受楊廣試圖殺你的時候可沒難受。”
薛道衡委屈道“我知道,但就是難受,就是覺得對不起先帝。”
宇文弼、薛道衡和長孫晟都露出黯然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