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搖頭,道“你可聽說過讀書明智”
王薄不解“我聽過。這和我的問題有關系”
李玄霸道“關系大著。來,陪我散會兒步,我想要看看你這里的田地。”
王薄推著李玄霸終于做出來的輪椅,在顛簸的田埂小路上前行。
李智云跟在李玄霸身邊,虎視眈眈瞪著每一個用好奇目光打量三哥的人。
現在正是春耕之時,田中有很多忙碌的百姓。
他們看見王薄時,都很恭敬地彎腰行禮后,才繼續忙碌。
沒有下跪,沒有驚恐,即使王薄是這里最大的“官”,他們也敢抬著頭對王薄憨厚地傻笑。
李玄霸也不由彎了眼睛和嘴角,波瀾不驚的眼神都明亮了幾分。
“知世郎,孔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惡,但我認為,大部分人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你若將他關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他縱然會長大,但和野獸無異,連話都不會說。”
“百姓從未讀過書,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人生經驗都是從長輩那里習得。如果他們一輩子都為衣食忙碌,沒有閑暇去思考其他事,我們有什么資格要求他們去懂得大道理”
“自孔子起,有不少能人異士在蠻荒之地教化蠻夷。蠻夷和中原百姓有什么區別無非就是懂得道理多或少。”
“無窮無盡的貪婪是獸性,這是人的天性;你現在要求他們約束自己,那是人性,需要后天教化。但顯然,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教化他們。外部的環境也不會給你這個時間。”
“這不是你的錯,是這個時代的錯。”
李玄霸用了后世網絡很
常見的話來安慰王薄,但這句話放在當下確實是事實。
生產力的發展讓知識的傳播更廉價,更多人讀得上書讓明智的人變多,才能聚集起一批想要改變世界的人,繼而把思想傳播給更多的人。
就像是點火一樣,足夠大的火焰就是面對狂風驟雨都不會熄滅,而蠟燭只需要吹一口氣就會熄滅。
哪怕王薄現在身處寒門崛起的宋末,都不會如此艱難。
李玄霸道“但你做的事并非無意義。沒有先行者披荊斬棘,后人怎么會知道往哪條路走你已經做得夠好了,不用苛責自己。”
王薄道“我不是苛責自己,我只是很憤怒。”
李玄霸笑道“你認為他們背叛了你”
王薄道“是。”
李玄霸笑道“那你可要更努力一點。只要你的仁名足夠高,所有背叛你的人不僅會遺臭萬年,在當世也難以容身。還有比這更好的懲罰嗎”
王薄愣住,他低頭看著李玄霸的笑容。
半晌,王薄笑道“三郎君所言極是。”
他深呼吸了一下,掃掉自己心中的塵埃,又笑道“等他們背叛我,我就來投奔三郎君。”
李玄霸道“我會讓二哥提前派人保護你,等他們背叛你,就立刻接你離開。你現在有了充足的安撫百姓的經驗,大唐建立后的撫民工作,可能會壓在你肩上了。”
王薄道“等中原平定,我想去蠻夷之地試著教化蠻夷。朝堂上那些斗爭太復雜,我連自己的部下都管不好,還是和百姓相處更容易。”
李玄霸失笑“那可一點都不容易。好,我提前替二哥答應你。”
王薄笑道“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