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達道“都聽長孫將軍的。”
又走了百里路,突厥部落見到他們納頭就拜,說被西突厥惡霸搶了,要投奔大隋軍隊報仇雪恨。
雖然始畢可汗已經和大隋鬧掰,但在游牧小部落首領那里,還以為現在突厥仍舊臣服大隋。看見大隋軍隊,他們就像是看到了自家始畢可汗一樣激動。
周達道“肯定是郎君干的。”
長孫無忌擦著汗珠道“這個部落就不能帶走了。他們若知道搶他們的是隋軍,肯定會臨陣倒戈。隨便應付一下,趕緊走。”
周達道“我覺得這不好。他們居然想報仇,該斬草除根。這次長孫將軍請聽我的。”
長孫無忌想起父親的教導,道“啊這好吧。”為將者不能善良,殺了
滅了這個部落,搶了一批牛羊馬當軍糧和馱獸后,長孫無忌對周達道“主公不會真的一路走一路搶吧有這么急行軍的”
周達道“我當副將就是郎君說什么我聽什么,我從來不思考,所以別問我。”
長孫無忌“”
他明白了,李二這混蛋把自己和周達湊一起,就是強行逼他動腦子自立呢。
李世民帶著一眾猛將在前方一邊搶劫一邊趕路,長孫無忌和周達在后面掃著掃著尾就從四萬人變成了六萬人,可以號稱十萬人了。
有兩萬多人沒有武器,還有牛羊吃,他們就像是被自己首領驅趕著游牧一樣,情緒不僅很穩定,還很高興。
因為牛羊馬都是部落貴
族的資產,牧民只能放牧不能吃,能得部落貴族賞賜一根骨頭都能高興半日。他們一般以奶混合著牧草、牲畜的糞便為果腹。
現在隋軍沒打算留著這些牲畜,也不會沒事干就抽著他們玩,他們這群老弱過得比平時還好一些。
長孫無忌也很驚訝“你麾下的兵卒居然不欺辱他們”
周達更驚訝“我為什么要欺辱他們”
長孫無忌道“兵匪不分家,我在中原見過的隋兵脾氣都不好。以前帶的那些精兵就罷了,這些臨時從各地鷹揚府抽調來的兵卒,怎么也如此守規矩”
周達道“這個你要問三郎君。三郎君接手河右諸郡后就先去各地鷹揚府,提高了兵卒待遇,強調了紀律。他們不欺辱人得到的好處比欺辱人多,就不會做混賬事了。現在應當也是遵循三郎君舊例。”
長孫無忌道“看來李三也很會練兵,等見到他,我當和他好好探討練兵之法。”
他看了一眼乖巧的突厥人,眼中閃過一絲陰險和惡毒“我們可以驅趕更多突厥人去牙帳。等我們離開時,就把這些突厥人留下。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吃窮牙帳”
周達道“突厥可汗會殺了他們。”
長孫無忌道“到時給他們留點砍廢了的刀。”
周達點頭,心頭佩服。不愧是長孫晟將軍的兒子,與他聽到的故事中的長孫晟將軍一樣陰險一樣厲害。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前一后往燕然山行軍,雁門之戰已經打了起來,楊廣已經被困雁門孤城。
借著突厥人的震懾,良心尚存的朝臣終于逼迫楊廣做出了決定。
第一,再不提征高麗的事,讓天下兵卒百姓安心。天下百姓安心了,各郡才能自己募兵前來救援;
第二,楊廣親臨軍中鼓舞士氣,下旨重賞救援者,用財物和爵位誘之;
第三,大隋宗室女義成公主和親東突厥,先后為啟民可汗和始畢可汗的可賀敦。突厥風俗中可賀敦能參政,可派人去向義成公主求援,讓義成公主勸說始畢可汗退兵。
楊廣送信的使者從雁門郡中突圍的第三日,羅士信和李智云先摸出城,又殺回來,求見楊廣。
在等候楊廣召見時,李智云對羅士信小聲道“我看突厥并沒有多厲害,城里有幾萬兵卒,大可以從城中殺出重圍,輕松就能回到中原。”
羅士信翻白眼“你讓那個膽怯的皇帝親自殺出他怕不是嚇得連馬都騎不穩。沒聽見雁門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他每日只知道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