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口巴。
至少自己的眼光沒出錯,李淵還沒廢物到自己都看不懂的地步。
至于李建成和鄭家的打算,高颎很能理解。對他們而言,讓李淵趕在李世民之前稱王稱帝,比什么都重要。
戰局糜爛反正李世民這個“天下無雙”和李玄霸這個“算無遺策”一定能贏,頂多就是讓他們兄弟倆焦頭爛額一點。
但那不是更好嗎
最好是逼李世民和李玄霸來救援太原城。只要李世民和李玄霸與李淵見面,他們就能勸李淵收走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軍權。而有“父子”這層關系,兩人不能拒絕。
當然,李淵會立刻再把軍權還給李世民和李玄霸。但這一收一還,就決定了李淵的主公地位。
即使隴右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即使兵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募的,但世事就是這么不公平。李淵只需要有了這個名份,就能輕松拿走李世民和李玄霸積攢的一切勢力,且世上無人可指摘。
李世民和李玄霸不肯給,就是不孝子弒父,天下士人都會離心。而現在李世民和李玄霸還沒有強大到與天下士人作對的程度。
就算兩位弟子當了不孝子后還能平定天下,李世民為名聲所累,想要安撫天下也會異常困難。
高颎替弟子不平,也無可奈何。
鄭家的計謀雖然令人不齒,但確實擊中了弟子的要害。
高颎將太原起兵始末告知李世民和李玄霸,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斂眉垂目,神情漠然。
李世民譏笑道“我觀天下稱帝者無英豪,只要父親不拖我后腿,我與我弟弟合力所向披靡,掃平天下如摧枯拉朽。”
李玄霸冷漠道“或許李建成和鄭家人也非常信任我們的實力,才會在剛起兵的時候就自私自利地謀劃奪嫡。”
在原本歷史中,年紀小的粉絲們都爭什么太原首謀之“功”。
這算什么功李淵已經做足了一切準備,兵馬都備好了,突厥也聯絡好了,就差一個點頭。別說李世民和李建成,估計手下全部都順著李淵的心意勸了一頓,然后李淵再假惺惺地點頭同意,和“黃袍加身”似的。
功勞不是耍嘴皮子給領導遞臺階,而是殫精竭慮出謀劃策,而是出生入死勇冠三軍只有毫無功勞的廢物才會說“領導馬上要做一筆大單子,我附和了領導,所以我也有功勞,要分多多的獎金”。
太原起兵完完全全是李淵一人主導。非要說第一個勸說的,那不是李淵最信賴看重的好朋友裴寂嗎裴寂還帶資進組,是真的有大功勞。
但這個時空的李建成粉絲有福了,他們可以爭“太原起兵首謀之過”了。
李玄霸道“李建成就罷了,他一直長于后院,學的都是內宅斗爭的本事,看不明白很正常。鄭家大概是太久沒有進入中樞機要,眼皮子怎么也如此淺顯父親還在爭天下,第二任皇帝其實也是開國君王,而不是尋常繼位。他們的自私自利不僅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李建成有多自私狹隘愚蠢,也打擊了父親的威望。”
李玄霸冷漠的表情化開,輕聲笑道“其實我本在煩惱如果父親太過英明神武,一路打到大興與我等匯合,我們該如何拒絕父親讓我們交出兵權的要求。感謝李建成和鄭家人的愚蠢。”
高颎眼皮子一跳,道“你該不會早就生出與你父親為敵的念頭三郎,我知道你離經叛道,但這不僅僅關系你的名聲,更關系二郎將來為帝的名聲。”
李玄霸道“老師放心。我很關心二哥的名聲。”
李世民滿不在乎道“我無所謂。只要我當個好皇帝,就算不孝又如何后世人就算再對我不孝捶胸頓足,也得承認我是千古明君。”
李玄霸點頭“這倒是。他們遇到了冤屈還得去哭昭陵呢。”
李世民抱怨“阿玄,我還未及冠,你能不能別現在就開始說我埋什么陵墓了”
高颎扶額“三郎,噤聲未來之事不可妄言”原來在三郎的讖緯中,二郎本就要與李淵爭奪一番,落下不孝的名聲后才能登基
高颎的火氣噌噌噌往上冒。如果李淵在他面前,他一定會忍不住給李淵兩腳。
李玄霸道“老師,這大興城我們就不取了。我看父親在太原好好的,既不需要我們救援,也沒余力攻打洛陽和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