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使者突圍傳旨,因李世民和李玄霸領兵在外,兄弟二人最后才看到旨意。
李智云離得最遠,但居然是最先得到旨意的人。
他接完旨后,對李昭傻眼道“三姊,我是唐國公了”
李昭哭笑不得“是啊,五郎是唐國公了。”
李智云撓頭“我居然是唐國公了”
周圍人都忍俊不禁。
房喬和杜如晦因后勤壓力愁云慘淡的臉色都短暫放晴了。
洛陽的決斷邏輯上沒有問題。
李淵已經謀反,自然隋朝就把他唐國公的爵位給削了。
小皇帝要拉攏李世民和李玄霸,并離間李淵和他們的父子關系,兩個郡王還不夠,給李智云這個李淵的庶幼子封唐國公,不僅打了李淵狠狠一耳光,也告訴其他李氏族人,李淵即使謀反了,唐國公一脈也沒有在大隋斷絕,朝廷不會牽連其他人。
隨著這道封王的旨意,小皇帝還下旨釋放大興被下獄的李淵的親戚。
李淵的親戚也是隴西郡王李世民、太原郡王李玄霸、唐國公李智云的親戚。既然殺了這些人也不能阻止李淵叛亂,不如把他們都放了,好顯示朝廷的寬宏大量。
如果朝廷還能掌控局勢,這些人自然是殺了比放了好。謀反的人都不重懲,怎么以儆效尤
但現在小皇帝連洛陽都出不去,就算明知道是飲鴆止渴,也得先喝一口。
何況現在已經大亂,就算還有人謀反,那也是在反王反帝地盤上割據。天下越亂,洛陽小朝廷才延續得更久。所以就算有更多的人謀反,對隋朝而言也已經無所謂了。
房喬等人能理解洛陽那群人在想什么,但看見李智云莫名其妙成了唐國公,還是忍俊不禁。
李智云回過神后樂道“哈哈,我是兄弟中唯一當上唐國公的人我能吹噓一輩子”
雖然哥哥們已經封郡王,以后還能當皇帝和親王,你就說他們是不是一輩子和唐國公這個位置無緣了吧哈哈哈哈哈
李智云得意道“可惜二兄二兄不在,我沒辦法炫耀”
李昭揉了揉已經長大的幼弟的腦袋,寵溺道“怎么不能寫信去炫耀。”
李智云重重點頭“好”
隴右沉浸在一片歡快氣氛中,騙招安的豪強、盜賊的勁頭更足了。
房喬、杜如晦凸
李淵也得到了消息。
他得到消息的時候,薛舉已經到達了太原郡。
李建成看到薛舉只帶了一千騎兵來后,滿臉憤怒,正準備轉頭向父親告狀,卻見父親露出驚喜的神色,把話咽了下來。
李淵迎向薛舉,稱贊道“這就是二郎的玄甲軍不愧是能勒石燕然的精兵二郎有多少玄甲軍”
薛舉拱手道“不到二千。在敦煌戰場上損失了近一千。”
李淵神色一黯“二郎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