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道“我已經派人把烏鏑和寒鉤帶來了。不會有人傷得了我。”
因烏鏑和寒鉤已經幾乎成了兄弟二人的標志,所以他們悄悄偷溜的時候都不會帶上兩只金雕。
現在他們豎起了旗幟大搖大擺地打仗,可以把兩只金雕帶在身邊了。
金雕打探敵情還是很有用處。
李世民這段時間光顧著練兵,沒有關注隴右的事“寒鉤和烏鏑要到了那就好。”
這樣他和弟弟分隔兩地時,消息傳遞速度就快了。
兩人計劃制定后,李世民帶兵駐扎在朔方郡城前,一副擺明車馬準備攻城的模樣。
李世民不是看不起梁師都,只是自己的將士還在磨合,急不得。
不過他的確想給梁師都一副瞧不起梁師都的錯覺,如果能激怒梁師都出城野戰最好。
他手頭的人攻城是新手,野戰絕不會輸。
在李世民安營城外時,李玄霸只帶了兩千輕騎兵,其中一百是玄甲兵,由秦瓊帶領,繼續北上。
烏鏑和寒鉤也已經到達,兩只雕輪流進馬車找李玄霸蹭蹭,另一只雕在前方盤旋,觀察突厥人的動向。
李玄霸行軍速度也是不緊不慢。
所以當他到達五原郡的時候,頡利可汗已經得知了他會到來,已經在黃河北岸擺開了陣勢。
頡利可汗你查清楚了只有李玄霸的旗幟,李世民沒來
本作者木蘭竹提醒您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探子道“只有李玄霸的旗幟。”
一個貴族道“可汗,那兩個小崽子最為奸詐,就算沒有李世民的旗幟,不代表李世民沒有在一旁埋伏。”
另一個貴族也道“沒錯。當初他們兩兄弟居然隔著半個草原埋伏我們”
還有貴族擔憂道“李世民不會又埋伏在我們退軍的半路上吧”
頡利可汗看著貴族們憂心忡忡的模樣,很是憤怒。
你們既然這么害怕李世民李玄霸兄弟二人,那你們跟本可汗出兵干什么來都來了,你們現在說怕是不是晚了
但頡利可汗沒有訓斥,因為他也有點發憷。
李世民和李玄霸在隴右,離朔方郡隔著很遠。他知道張掖附近的隋軍掃滅附近突厥部落的攻勢沒停過,猜測李世民和李玄霸還在隴右,才親自帶兵來支援梁師都。
他想著可能就是一支普普通通隋軍,出兵的時候真沒想到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帶領的隋軍。
如果早知道
頡利可汗按下了自己的念頭,不能墮自己的氣勢。
但氣勢有個屁用啊
當初突厥還在自己兄長手中的時候,擁有幾十萬雄兵,已經把大隋的皇帝都圍了,最后輸得不明不白,還被李世民把突厥牙帳燒了,兩位兄長被俘往中原生死未卜。
自己就帶了三萬騎兵來,拿頭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