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是頡利可汗親征。
頡利可汗不可能有“殺掉李玄霸對突厥好,犧牲我一個,造福后來的可汗”的念頭。
自己越是有恃無恐,他就越束手束腳,比任何人都擔心自己出事,引得“戰無不勝”的冠軍侯狂性大發。
李玄霸的故事頡利可汗只是聽說,但李世民的厲害他可是親身經歷過的。始畢可汗落馬時那句聲嘶力竭的“快逃”,現在仍舊回響在他的夢中,成為他難以抹消的夢魘。
李玄霸從頡利可汗不敢南下,又不肯退兵中,分析出很多事。
比如頡利可汗不敢冒險,自己就要盡全力去滿足頡利可汗“李玄霸有恃無恐”的猜測。
比如頡利可汗不愿退兵,李玄霸就知道從何入手去游說頡利可汗做更多事,讓突厥人內斗。
李玄霸和頡利可汗拉了一會兒家常。
頡利可汗曾經跟隨父親和兄長面見過楊廣,李玄霸便和他聊楊廣。
兩人一臉唏噓地回憶過往,好像都是楊廣的忠臣似的,聽得秦瓊和頡利可汗身后的人神情都很迷糊。
頡利可汗也很愁。他不是喜歡繞彎子的人,但要怎么讓李玄霸別繞彎子
他看著李玄霸一會兒揉一下懷里的大金雕,大金雕像個小孩一樣對著李玄霸撒嬌,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似人非人,還有比這個更讓人汗毛倒豎的事物嗎
當然有。
李玄霸終于進入正題“其實可汗此次前來,我和二哥早就知曉。你的弟弟們好像并不想讓你回去,所以對你隱瞞了很多事。”
頡利可汗橫眉冷豎“你在挑撥離間”
李玄霸嗤笑“你帶的騎兵不足三萬。我二哥之前以逸待勞能一打五,現在二哥帶著四萬精兵,屯兵黃河南岸恭候多時,你如果渡過黃河,還能回去”
頡利可汗咬牙怒視李玄霸。
李玄霸的嗤笑變成輕笑“但你遲遲不肯過河,二哥猜到你大概也有所察覺。突厥人很好打,但不好追。在你有防備的情況下,就算讓你全軍覆沒,你一個人也能逃回去。這場仗打贏了也沒意思。”
他嘆了口氣,無奈道“二哥很尊重你,雖然他離開了,但還是留下我這個兄弟通知你一聲,他不準備埋伏你了,頡利可汗請回。”
李玄霸懶洋洋拱手。
頡利可汗仍舊怒視著李玄霸,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被嚇得亡魂大冒,耳中嗡嗡直響,腦海里一片空白。
是了,李玄霸慢悠悠地坐著輪椅都能來黃河邊上,能夠從張掖千里突襲牙帳的李世民,哪可能更慢
至于李玄霸所說四萬精兵,頡利可汗完全相信。
他了解中原人的性格,如果李世民沒有四萬精兵,李玄霸肯定會用嚴肅的語氣說大隋已經陳兵十萬等著他自投羅網。
頡利可汗帶著兩萬多騎兵前來支援梁師都,對外都是號稱十萬。
正因為李玄霸所說的精兵人數太少,頡利可汗才明白李玄霸十分輕視自己,都不屑于報虛數。
而李玄霸所說他只有不到三萬騎兵,可是讓他心驚膽戰。
他對外可是號稱帶了十萬人來李玄霸怎么會知道他的真實人數
還能怎么當然是有內應
還能怎么當然是李玄霸數學好。
突厥人與中原王朝打了這么多年的仗,自然也會用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