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玄霸兩兄弟帶兵路過巴郡時,沒有上岸去巴郡小逛,只在夜晚靠岸時與等候在長江碼頭的巴郡太守聊了一會兒。
他們號稱帶了五萬人,實際上只有二萬多人,其中一半是新兵和民夫。老卒中只有五千人是從隴西跟來,其余都是剛跟著李世民成為老卒。
李世民從隴西帶來的其余精兵,都留在了關中和巴蜀。
若不是薛舉回到了大興,房喬等人也又送了萬余名過來,李世民手頭那點隴西精兵還不知道該怎么分。
地盤大了精兵太少,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急得互相嘲笑對方每天掉了多少頭發。
但就是二萬多人,加上戰馬牲畜所吃糧草,每月光是果腹都需要十萬石。
現在一石約是后世五十四公斤,十萬石就是五千四百噸。
這還只是“果腹”,不提吃飽。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看看這消耗,就知道二萬大軍不敢輕易更改路線。
他們船上的糧食看著多,實際上連一月都不夠吃,等剛上岸,糧草估計就剩得不多了,必須要盡快攻城略地,用當地糧倉的糧食來補給軍糧。
在巴郡多待一日,就是往糧草上點一把火,他們燒不起。
巴郡太守見兩位年輕郡王火急火燎地要離開,宴會什么一律拒絕,除非他能二萬人的糧草,只能苦笑著拱手送李世民和李玄霸離開。
巴蜀雖然常連在一起說,但巴郡和蜀郡的環境差距很大。
在都江堰修建后,成都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至少只提蜀郡成都平原這一塊,其繁榮程度不輸中原。如果把官員派到蜀郡當太守,那是享福。
巴郡則全是崇山峻嶺,朝廷基本只能管到官道和河道附近的城池,其他都是巴人自治。
就巴郡那走遍全郡都找不到幾處平地的地形,現在還是亂世,要糧草太難了。
官員如果外放到巴郡做官,那都是得罪了朝廷,貶謫而來的,所謂“巴山蜀楚水凄涼地”,巴山確實挺凄涼的。
李世民過了看山看水的興奮勁后,開始為自己將來的江山憂愁。
李世民扒拉著不想理睬他的李玄霸道“阿玄啊,巴蜀還是挨著,情況就大不相同。江山如此大,我要怎么管理啊。”
正在釣魚的李玄霸敷衍道“自己想。”
李世民繼續扒拉弟弟“怎么能讓我自己想我連出生都不是自己一個人出生別釣魚了,反正你也釣不起來,快和我一起愁。”
李玄霸想把他哥一腳踹進水里。
什么叫做“你也釣不起來”沒有二哥在旁邊吵鬧,他早就釣上來了
但船就這么大,李玄霸躲不過,只能被他哥騷擾。
李玄霸把魚竿固定好,沒好氣道“你把治國當打仗唄。遠征多少距離需要多少糧草,軍令能幾日到達,這些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世民愁眉苦臉道“我知道,知道才頭疼。”
他雙手比劃“這么大的天下”
他又把雙手收攏“我好像只能管得了這么小一塊地。”
李世民手肘放在膝蓋上,雙手托腮,憂愁道“我還想開疆擴土,打出一個比大漢、大隋都更大的天下呢。”
李世民憂愁的嗓門很大,李靖等人聽到之后,也陷入思索。
作為武將,皇帝不開疆擴土他們就沒有地方賺取功勞。
但他們不是普通武將,比起自己的功勞,他們更想為年輕的主公解憂。
他們想跟隨的是一位明君,想親手為盛世添磚加瓦,所以盲目打仗肯定是不行的,每一場仗都得“劃算”。
李靖思索了一會兒,道“若只是出兵,發當地兵卒,應該耗費的糧草不多。”
李壽道“像大隋那樣各地都設立鷹揚府嗎但天下一亂,鷹揚府就會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