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堅定道“我麾下兵卒不多,完全將洛陽握在手中才最為重要。分兵多了洛陽可能會生亂,分兵少了便不可能給李世民造成威脅。所以我何必做毀壞名聲的事李法主,你雖擅智謀,但大局觀還是欠缺了些。”
李密沒有再勸說,但心中對楊玄感產生了不滿。
楊玄感最初起事的時候就不聽他的上策和中策,非奔著下策去攻打洛陽,果然戰敗。現在楊玄感即將入主洛陽,居然又開始質疑他了。
李密早就知道楊玄感是一個沒什么本事又自視甚高的人,只是他與楊玄感交好,才認楊玄感為主。
本來楊玄感若信任他,他也愿意與楊玄感君臣相宜。但楊玄感每次志得意滿時就排擠他,只有在低谷時才用他,他就不得不為自己考慮了。
在瓦崗寨好漢們南下,楊玄感和其他圍攻洛陽的勢力都接到李玄霸讓陳鐵牛送來的親筆信時,洛陽城中也得知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動向。
不過他們卻以為李世民和李玄霸要來救援洛陽,但被朱粲的數十萬大軍堵住了。
楊侗對親信嘆氣“時也命也,大隋氣數盡也。”
親信對楊侗道“但陛下若不想為大隋殉,愿意逃離洛陽,臣還是有辦法送陛下離開大隋。”
楊侗沉默了許久,苦笑“你是表叔的人。”
親信沒有回答。
楊侗又道“其實表叔不是來不及救洛陽,是沒打算救洛陽。”
親信仍舊沒有回答。
楊侗嘆氣“西京說我三弟失蹤了。三弟是否在表叔手中”
親信這才道“是太后的請求。廢太子楊暕的遺腹子也在隴西。”
雖然楊侗的生母是小劉良娣,但小劉良娣并未被尊為太后,而是嫡母韋太子妃被尊為太后。
楊侗道“表叔真是貪心,天下也想要,表侄也想救。”
親信嘆氣。他早就知道這位傀儡小皇帝十分聰慧,只是在群臣面前裝作稚嫩愚鈍。
親信拱手“臣雖對陛下說這等話,也知道陛下高義,定不會隨臣離開,要為大隋殉死。只是臣不愿意陛下”
楊侗打斷道“你說什么呢趕緊告訴朕怎么逃誰要為大隋殉死”
楊侗抱怨道“父皇活著的時候眼中只有三弟,祖父在世的時候只知道大兄。我從未享受過皇孫的榮耀,群臣也從未同
情過我的遭遇,卻在大隋已經只剩下洛陽一城時,非要扶我當這個傀儡皇帝。誰都知道傀儡皇帝必死無疑,我冤不冤”
楊侗越想越氣,背著手在狹小的書房轉了兩圈,停下腳步繼續抱怨,雙目赤紅,聲音中居然帶著一絲哭腔。
“我已經備好了毒酒和香燭,想死在佛前,焚香咒誓,唯愿從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貴之家。可誰想死呢誰想死”
楊侗咬緊牙關,再忍不住心中痛苦,泣不成聲。
“我愿隱姓埋名,為一庶民,再不用楊侗之名。求表叔救我求你救我”
在這個洛陽之中唯一會關心楊侗本人,朝中重臣中楊侗唯一的心腹,光祿大夫、河南道討捕大使裴仁基長嘆一口氣,扶起對他長揖的傀儡小皇帝,才十三歲的少年郎。
“陛下放心,臣定能護得陛下周全。”裴仁基道,“臣知道有一條密道通往城外臣的兒子裴行儼已經通過地道偷偷入城,可為陛下護衛”
楊侗先欣喜,然后面色古怪“裴行儼裴行儼不是表叔的部將嗎那條地道該不會是表叔挖的吧他什么時候挖的難道是還在洛陽的時候”
裴仁基干咳了一聲。
楊侗抹眼淚“罷了,不問了。我現在是庶民,知道得越少越好。”
裴仁基欣慰點頭“陛下聰慧。”
楊侗道“我不是陛下,我是庶民楊侗洛陽還能撐幾日,是在城破時離開嗎我一定能帶上母親,對吧一定要能帶上母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