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剛被封晉王,還沒來得及做親王服飾,所以仍舊穿郡王服飾接受獻城。
而楊道玄身為蔡王之子,現在連有門蔭的勛貴子弟都不如,居然還是白身,穿不了任何官服他是蔡王世子,理應襲爵蔡王,但楊廣把他“忘”了。
楊道玄收起苦澀心情,語氣神情恭敬到卑微“庶民楊道玄恭迎晉王入城。”
李玄霸看到楊道玄卑微的神態,聽到楊道玄自稱“庶民”,料是他再見多識廣,也忍不住一愣。
就算楊道玄沒有襲爵,但他身上蔡王世子的身份也沒被剝奪,也算是官身,怎么就庶民了
楊道玄在他父親那里把察言觀色學了個十成十,一見李玄霸臉上略帶異色,就搶在李玄霸開口前解釋,不讓李玄霸為難“庶民雖曾經是蔡王世子,但先父蔡王已故,爵位已奪,庶民只是庶民。”
他再次對李玄霸一擺“在下以庶民身份暫守弘農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現在晉王終于到來,在下終于松了口氣。”
李玄霸“”能說會道的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熟悉的弘農楊氏是楊廣、楊昭和楊暕。就算性情仁和如楊昭,也是個綿里藏針的高傲性格。楊道玄身為蔡王世子,居然比普通勛貴子弟還謙卑。
怪不得弘農郡不去救援洛陽,隋朝宗室大概是真不想當宗室。
“楊兄不必多禮,也不必自稱什么庶民。既然楊兄將弘農郡守得很好,楊兄便繼續當弘農太守即可。”李玄霸語氣誠懇,態度親和地將作揖的楊道玄扶起,“楊兄雖被先帝薄待,卻在亂世中挺身而出,護佑一郡百姓有功。楊兄高德。”
楊道玄眼眸閃了閃,低頭道“不敢當,只是家在弘農,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罷了。”
李玄霸贊揚道“這世上如果有更多像楊兄這樣能做力所能及之事的人,哪還會是亂世楊兄,做力所能及之事,不就是挺身而出嗎過度謙虛可不好。”
他比楊道玄小近十歲,卻拿出了一副兄長的態度,語氣老陳。
李玄霸拍了拍楊道玄的肩膀,道“如今當務之急是平定亂世,將來肯定有很多需要讓楊兄施展才華的地方。希望楊兄不要藏拙。”
楊道玄“”開始害怕。
他頭疼不已。
父親生生熬死時欣喜的淚水,是楊道玄的夢魘。
他直到如今,也會偶爾夢到父親臨死前那喜悅的神態。
父親笑著離世,本應該是喜喪。可這“喜”,實在是太過噩夢。
所以楊道玄阻止了不平者想要上奏楊廣,讓他這個蔡王世子襲爵。他悄悄隱藏存在感,假裝自己是一個庶民士子。
反正父親雖然一輩子戰戰兢兢,親王該有的俸祿和賞賜還是有,夠吃三代。
三代之后,他家子弟與皇帝的血緣關系就很淡了,可以以普通士人的身份出仕,再不用戰戰兢兢。
誰知道沒等到三代,楊廣就把大隋給玩沒了。
楊道玄先是惶恐,又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不需要惶恐。
無論接下來當皇帝的是誰,肯定都不會在意自己這個被楊廣冷落的前蔡王世子。所以自己只要繼續降低存在感,爭取讓新帝忘記自己。那么自己兒子就可以出仕了,不必等到孫兒。
楊道玄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聰明了,正準備照辦,卻得到了高颎的來信。
高颎還被楊堅重用的時候不僅是太子師,也兼任教導其他親王子弟的重任。所以他與楊道玄也算熟悉。
高颎大隱隱于朝后,與同樣想要大隱隱于朝的蔡王有書信交流,探討要怎么在楊廣面前降低存在感。
蔡王楊智積去世后,高颎也指點了楊道玄一番,告訴他如果不想襲爵,該做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