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君素對楊廣確實是仁至義盡,所以被大唐朝廷褒獎。
但李玄霸可不想讓河東郡為了堯君素的忠義而變成人間慘景。
后世張巡在睢陽之戰中“吃人守城”,堅守睢陽十三個月,背后是中原和江南。他不堅守,就是數百萬百姓生靈涂炭。
睢陽城數萬人,張巡只有不足七千兵卒,守到最后城里生還者數百,麾下卻無一人背叛他。他“吃人”,城中存活的百姓卻仍舊隨他死戰到底。這是悲慘,也是悲壯。
對張巡之舉,后世人罵他也敬他。
但堯君素“吃人守城”卻毫無必要。
他守著的河東郡既不能挽救大隋,面對的還是比大隋皇帝更加仁義的明君,守城只是他個人的“忠義”,于天下于百姓都沒有任何益處。
李玄霸可不想褒獎這種人。
“三郎君,如果堯君素真的殺了你怎么辦”宗羅睺哭得身體抖得像落了水的鵪鶉,凄慘極了。
他覺得,等主公回來,自己會被主公倒掛在樹上。
至于陳鐵牛,估計又要被人問“你是不是戰亡”了。
李玄霸道“我確定他不會殺我。他既然是大隋忠臣,怎么會殺比他對大隋更忠義的我呢我在河東郡安插有很多眼線,他一直很敬佩我和二哥,把我和二哥當偶像。”
李玄霸嘆氣“只是看著冒險,但真的一點都不險。所以不準給二哥告狀。”
宗羅睺繼續哭。我不信
無論宗羅睺信不信,無論匆匆趕來的陳鐵牛的臉色有多難看,李玄霸都無所謂。
他現在是主將,告狀信一封都傳不出去,宗羅睺和陳鐵牛只能等他二哥來了當面告狀,那時候都過了時效性,二哥也不能太生氣。
再者,河東郡已經投降,去往太原郡的道路已經打通。他不日就能躲在母親身后,二哥不足為懼。
花了一日時間理順河東郡的事,能者多勞,李玄霸將河東郡后續事宜交給了
楊道玄,自己領兵前往太原郡。
河東郡離太原郡還有一段路程。李玄霸北上太原郡的時候,沿路什么絳郡、臨汾郡、龍泉郡、離石郡紛紛開城投降。
龍泉郡和離石郡的郡丞還挺委屈。
當初李世民掃滅梁師都后南征北討,已經攻克了延安郡,離龍泉郡和離石郡就隔著一條黃河。
當時兩個郡的官吏豪強就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誰知道李玄霸跑到前線把他二哥拽了回去。
龍泉郡和離石郡的官吏豪強那時還很矜持,既然李世民沒來,他們也不會厚著臉皮主動獻城。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還在太原郡待著,給他們全城封了一千多個官職,他們都沒有幫李淵。李世民都不給他們好處,他們怎么能直接投降
現在他們又后悔又委屈。
那一千多個將來肯定不會兌現的官職,哪有早早跟隨未來皇帝,成為半個“元從”重要
當初李世民快要打到他們城下的時候,李世民還只擁有隴西,關中都沒有完全投向李世民。自己若是投向李世民麾下,那就是半個元老級人物。
李世民怎么就被李玄霸給拽跑了呢
現在唉,聊勝于無吧。至少天下還剩下一半沒打下來,自己還有機會跟隨新皇帝建功立業。
當李玄霸離開離石郡,前往與離石郡比鄰的太原郡時,李世民已經占據齊魯之地,正在捅南下的竇建德老巢的戰報傳到了山西大地。
離石郡的新太守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還好自己這次投降得夠快。比齊魯降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