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雖然有意隱瞞,但陳棱還是很快知道了洛陽城破的消息。
原因無他,薛收向長孫無忌詢問了中原的事,說服了長孫無忌后,將這件事告訴了陳棱。
“洛陽城破,主公已經是秦王,李三郎也被封為晉王。”薛收以開玩笑的口吻道,“長孫四郎擔心你心系大隋,知道這件事后會悲傷過度,我認為他想太多。”
陳棱嘴角揚起嘲諷的笑容“先帝被殺時,大隋已經滅亡,洛陽小朝廷不過茍延殘喘,救不救有什么意義。”
陳棱聽懂了薛收委婉的言下之意,明白長孫無忌更擔心的是自己會對主公不救洛陽有微詞,但長孫無忌確實想多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陳棱確實對大隋較為忠誠,因在鎮壓楊玄感和農民起義中立下戰功,被封信安侯。
宇文化及離開江都后,陳棱為楊廣重新安葬。賊帥李子通攻陷江都,陳棱逃往另一個賊帥杜伏威處,被杜伏威忌憚,不久后殺害。
但這一世,陳棱對楊廣的感情可不深。
他先被困筑紫島幾年,勉強算自己倒霉,不關大隋的事。
但他剛回到中原,楊廣腦門一拍,認為繼續駐扎筑紫島對攻打高麗有好處,便又讓陳棱去島上吹海風了。
誰愿意去島上當野人陳棱心里難免有埋怨。
更重要的是,長期駐扎到海島上,陳棱與中原朝廷“脫節”了。
他剛出海時,正是大隋最強盛的時候;當他第一次從筑紫島回來時,大隋已經岌岌可危;而他第二次從筑紫島回來,楊廣都沒了。
曾經陳棱在朝中有許多好友,現在他能信任的只有與他一同在沙灘上挖了幾年貝殼的薛收。薛收的主公又正好是最有可能奪得天下的人,陳棱多猶豫一秒,都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在筑紫島上吹的那么多年海風。
“等見到主公,我再為你引薦一番,就不用擔心了。”薛收道,“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很好相處的人。”
陳棱開玩笑道“主公和晉王殿下可能好相處,但主公的下屬似乎不是很好相與。看來將來我仍舊謀求外放,繼續在筑紫島吹海風得了。”
薛收失笑“下次你再去筑紫島,我和你一起去。說不定李三郎也會想一同去。”
李三郎曾經說筑紫島有金銀礦產。等李二郎打下天下,李三郎肯定會去筑紫島。
陳棱好奇“晉王殿下去筑紫島干什么”
薛收隨意找了個借口,但也不僅僅是借口“高麗有不臣之心,終究是需要解決的。”
陳棱嘆氣“是啊。”
先帝征討高麗這件事本身沒錯,他錯的是不顧百姓死活強征高麗。
薛收的坦白讓陳棱心中對投奔李世民的忐忑又少了幾分。他積極備戰,想在見到主公之前賺點戰功。不然以他在隋朝的地位,可能有薛收舉薦,也難以身居高位。
長孫無忌觀察陳棱的態度,松了口氣。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