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涉及女眷,母親比自己和二哥更了解后院,肯定有更好的建議。
李玄霸和竇慧明說起草原的事時,突厥可汗還真的在跳舞。
不過不是李世民看突厥可汗跳舞,而是李世民和幾個突厥可汗一起圍著火堆跳舞,這幾個與李世民一起載歌載舞的可汗中,還有李世民的手下敗將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在原本歷史中,本該在今年病逝。
結果中原的水土養人,他和本來尊號也應該是處羅可汗的弟弟阿史那俟利弗設都沒生病,還被楊廣養胖了。
兩人回到了草原,現任的東突厥可汗頡利可汗自然不肯將可汗之位還給兄長。
始畢可汗和弟弟阿史那俟利弗設的處境十分尷尬。
這時候李世民及時趕到,嘴上說著“你是我送回草原,我這人最講義氣,你的事我管了”,拍著胸脯要幫始畢可汗和阿史那俟利弗設奪回一部分牧民和牛羊,在水草豐美的地方重新建立部落,仍舊稱可汗。
草原這么大,你頡利可汗也占不完,多幾個可汗又怎么了大家都姓阿史那,都是“可汗家族”成員,可汗之位大家都有份,不要爭權,看我“義薄云天”李世民來給你們分餅子
這時候李世民也不當什么“戰無不勝”了,我“義薄云天”重出江湖,路過的都給個面子
始畢可汗知道李世民的目的是削弱草原,但無所謂。
人都自私,他若死了,哪個弟弟當可汗都無所謂,只要突厥繼續強盛就行了。兒子如果沒本事,拿著自己留下的牛羊牧民,另尋一個地方當個小可汗就行。但他還活著,就不可能甘為人下。
至于突厥統一,看咄苾那模樣,也不是個能統一突厥的人。
既然突厥不可能統一,他為自己著想有什么問題
阿史那俟利弗設比始畢可汗更積極。
始畢可汗余威猶在,頡利可汗不好做得太過,所以送給了始畢可汗一些牛羊牧民。
阿史那咄苾當可汗之后,始畢可汗的兩個兒子阿史那什缽苾和阿史那結社雖然年幼,但頡利可汗為了彰顯自己對侄子的照顧,分給他們不少牛羊牧民。現在這些東西都歸了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雖然沒有回到東突厥可汗的位置,但整合兩個兒子手中的勢力后,他也算個較為強大的東突厥部族首領了。
頡利可汗悔得腸子都青了。早知道始畢可汗還要回來,他就不會給侄子這么多東西。
俟利弗設也有兒子。他被俘虜后,因為他只是一個小可汗,頡利可汗追究他保護突厥王帳不利之罪,再加上他的兒子軟弱,頡利可汗奪走了他大半牛羊牧民,兒子自己都過得緊巴巴的,還等著他回來救濟。
俟利弗設十分干脆地投靠了李世民。如果不能在草原上占據一席之地,他寧愿歸附唐朝,為李世民打仗,在朝中當個將領。
李世民麾下有不少前蠻夷,別說突厥人和吐谷渾殘部,連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高麗人都有。李世民對這些人一視同仁,有功一樣賞。
自己好歹是突厥人中難得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在唐朝混個官做應該還是容易吧
如果不能在草原上作威作福,同樣都是夾著尾巴做人,草原艱苦,不如在大唐享福。
看到自己兩個兒子苦哈哈的模樣,俟利弗設心態崩了。
頡利可汗是個暴躁性子,好大喜功。他的兩個哥哥都被李世民俘虜,自己又在黃河河畔被李玄霸嚇退。在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那里吃的虧,頡利可汗就要從周邊找回來。
他打著統一東西突厥的旗號連連用兵,又贈送給中原反王馬匹和兵器,以炫耀自己的武力。
與中原王朝一樣,突厥人征戰也需要橫征暴斂。
東突厥所統治的小部落不堪重負,對頡利可汗怨言頗多。始畢可汗和俟利弗設回草原后,以“與大唐交好”“將來不會再征戰”“大唐還要開邊貿”為誘餌,吸引了不少部落首領偷偷前來拜見未來的大唐皇帝。
據
草原難得的文化人俟利弗設說,現在不討好李世民,將來李世民當了皇帝,他們想討好就難了。如今他們歸于李世民麾下,叫“元從”,是“從龍之功”,將來榮華富貴享用不盡,晚年如果在草原待不下去了,還可以去中原再領一份俸祿養老。
他們拜見了李世民后,李世民也笑著道“你們服從頡利可汗的時候,不也是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才聽從頡利可汗的要求這和歸順大唐有什么區別頡利可汗只會壓榨你們,我大唐強盛,中原繁榮你們都聽說過。他能給你們的我都能給,我能給的他自己都享受不到。你們要認個大可汗罩著你們,不如認我當這個大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