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道作為高颎的繼承人,名聲在外,他的話很多人附和。
在高盛道的賣力宣傳下,試圖求關系讓李玄霸相面的人變少,京中再說起李玄霸的“讖緯”和“相面”,多把這當做茶余飯后的笑談。
李玄霸把高盛道所做的事看在眼里,記在心中。
他雖不在乎外界的評價,這些評價不能損他絲毫。那些人越敬畏他,他倒是越耳根清凈。
但高大哥的細致體貼,還是讓李玄霸心頭一暖。
高老師家兩位師兄,真像是圣賢書里走出來的完美兄長。
房喬、杜如晦等人聽到高盛道的嘆息之后,居然來找李玄霸道歉,說自己不是故意抱怨,只是一時說漏了嘴,他們并無真的認為李玄霸只會說不好的事。
李玄霸道“其實我確實更常對你們說壞事。壞事需要改變,好事不需要,那么自然知道壞事就夠了。不過既然你們都誠心來道歉了,我不討點什么多不好意思。”
說罷,李玄霸就把華清宮的修建方案提前拿了出來,讓房喬和杜如晦在百忙之中為他監督修宮殿。
華清宮即驪山腳下的溫泉行宮,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時,現在已經荒廢。
李世民當皇帝后,想修個新房子很困難,但以給太上皇修新宮殿為由建造溫泉行宮,就無人會反對。
地震之后正好需要安置災民,李玄霸做了這么多準備,足以給災民能夠干體力活的賑濟糧,能以為太上皇修溫泉行宮的名義以工代賑,既賑濟了災民,又能刷一刷“孝順”的名聲。
房喬和杜如晦雖然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但還是拿著李玄霸新分派的工作離開了,以表示自己的歉意。
就是李玄霸這人嘴欠,逢人就說這工作本來想交給李智云,讓房玄齡和杜克明稍稍歇口氣。既然他們自己撞上門來,那就是自己不想休息。
李玄霸還唏噓,說不準房玄齡和杜克明就是不想休息,才故意來向自己道歉討活。
已經有了“房謀杜斷”名聲的兩位朝中相公私下約酒,提起李玄霸就罵。
李世民奪得洛陽后本準備回京,得知李玄霸等人要用地震為他刷聲望后,感嘆了一聲“民生多艱”,繼續南下。
李靖已經基本打下了長江沿線,正在和占據嶺南的豪強商談。
嶺南地形崎嶇,氣候悶熱,瘴氣叢生,不好攻打。還好現在嶺南的實際掌控人馮盎心系中原,并不想脫離中原王朝自立,所以還能先商談。
馮盎此人可能后世知名度不高,但他祖母冼夫人可是聲名赫赫。
冼夫人是俚族首領,嫁給高涼郡太守馮寶。嶺南漢俚聯姻的傳統由此開始。
馮寶死后,冼夫人安撫百越、鎮壓叛亂、打擊豪強、推行漢化,極大地推動了嶺南生產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她被梁、陳、隋三代冊封,曾為陳朝中郎將,被隋文帝冊封為譙國夫人,準許冼夫人開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并掌管嶺南六州兵馬的權力。
別的國
公夫人都是因為嫁給了國公才得以冊封國公夫人,冼夫人夫妻倆正好相反1414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因為冼夫人戰功卓越,她的亡夫才在各個朝代被追封為國公。
因中原王朝目前還難以完全控制嶺南等偏遠等地,所以嶺南與南詔等地都是羈縻府州,即少數民族領袖自治制度。馮盎只要向大唐遞降書,嶺南道就不用打了。
嶺南離中原遙遠,馮盎正在打探中原的消息。他是半個漢人,雖然馮家會仍舊世代鎮守嶺南,但他也希望能有子弟能回中原。所以只要大唐確實已經基本問鼎天下,他就肯定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