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空中,大隋本來在一征高麗時就能滅掉高麗,但隋煬帝非要高麗王心悅誠服的投降,來回和高麗王拉扯了三次,拉扯得大隋都滅亡了。
大隋武德充沛,隋朝老將們從未受過如此委屈,積累了一肚子怨氣。
無論他們能不能活到大唐對高麗用兵的時候,他們都想再為大唐滅高麗做點什么。
將來子孫后代在他們牌位前把大唐滅掉高麗的捷報燒給他們時,他們才能驕傲地向憋屈地死在了隋末的同僚們炫耀,這場滅國之戰中,也有他們一份功勞。
李世民看重堯君素的品德,本來讓堯君素升職成了河東道總管,監察整個河東道。
堯君素大官都不想當了,非要去涿郡給宇文弼當副將。他一天一封上書,甚至說要掛印辭官,以白身去涿郡投奔宇文弼。
堯君素這么“囂張”,居然威脅李世民要辭官,朝堂上下一片震怒。房喬和魏徵連互掐都停了,攜手上書要治堯君素的罪。
李世民安撫了房喬和魏徵,同意堯君素過分囂張,需要懲戒。念在堯君素事出有因,李世民感動堯君素對恩主的忠誠,只貶了堯君素的官,讓堯君素去涿郡給河北道總管宇文弼當副將。
薛道衡也重回了南方瘴氣之地,與馮盎同去嶺南,領嶺南道總管之職,再行安撫南方的未盡之事。
“我們這些老人茍延殘喘,終于看到了大唐盛世的曙光。我等風燭殘年,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只能為大唐守護一瞬。如今朝中雖有英才,但太過稚嫩,且各個自視甚高,過分狂妄。沒有人壓著,你讓我等如何安心”
李玄霸腦海里一直回想老師的話,長嘆一聲,提著燈籠回房。
“珠娘,明日收拾行李,我們回宮里住。”
“可我真不知道怎么管理后宮”
“嫂子逼迫你,就是想把事推給我。”
“你是兄弟怎么能管理兄長和父親的后宮嬪妃”
“我他我也想罵人。”
李玄霸按著眉頭。
嫂子此舉,大概率是自己的鍋。
父親后宮嬪妃不少。二哥雖還未大封后宮,但預定的秀女們也已經進了宮門。
不過大可不必認為李世民委屈。
后世有個誤解。皇帝“為國獻身”,其實不是皇帝為了平衡朝堂勢力開后宮,而是為了平衡朝堂勢力,往后宮塞了不符合自己審美的女人。
同情“為國獻身”的皇帝,屬實把同情心放錯了地方。
“封建”在現代是罵人的話。
皇帝是封建男人中最封建的男人,后世人卻強行認為自己喜愛的皇帝,在男女關系上會成為現代大部分男人都難以比肩的道
德楷模。
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