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繼續道“朕做過同樣的事,知道父母比起朕立的功勞,更擔心朕的安危,所以朕才以過來人的身份勸你。”
李淵“”不知為何,他心情莫名有點沉重。
契苾何力躲過其他小將揉他腦袋的魔爪,認真抱拳垂首道“小臣知曉。小臣此次不孝,是為了讓母親今后都不再擔驚受怕。”
“你心里有數就好。”李世民替契苾何力理好一頭亂毛,“等此戰結束,朕帶你回京去見阿玄。阿玄會安頓好你的族人。你的族人會比你最好的想象過得更好。”
契苾何力使
勁點頭“小臣信陛下,信晉王殿下”
若不是看到回紇首領給晉王殿下當下屬跑商賺得盆滿缽滿,他也不會咬牙親自去當探子,好帶著功勞去投奔大唐的皇帝陛下。
6木蘭竹的作品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6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相信大唐的皇帝陛下和他最重視的親王弟弟,都是對“蠻夷”一視同仁的好人。
李世民做好了決定,點了五千輕騎兵,只帶了一月干糧,與一眾小將脫離了大軍。
李淵送走李世民后,仍舊氣得跳腳“他何必冒險冒險又何必親自冒險西突厥的軍隊難道需要奇襲才能贏嗎我們大唐與他們正面作戰難道不能贏嗎”
他一邊跺腳一邊抹眼淚“他還說比起功勞,父母更看重的是他的安危。他當皇帝了還需要什么功勞他還要什么功勞”
看著曾經與陛下差點兵戎相見的太上皇哭起陛下的安危,眾將領都感覺怪怪的。
秦瓊常陪伴李世民左右為親衛,看出了李世民心中“急躁”的原因。
他本來不想和李淵說,但他情商極高,見李淵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真的要當個好父親,便幫李淵演這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為李淵解惑道“陛下此番出戰,料定我們會擾亂西突厥后方,西突厥也必定會擾亂我們的后方。他擔心高公。”
李淵更加不解“擔心高公高公有什么可擔心的難道還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秦瓊道“陛下給高公的命令是讓高公退走,避開敵軍鋒芒,與敵軍游斗,等前線局勢明了,宵小自會退去。但正如太上皇所言,沒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李淵仍舊不解。
實際上是正面軍的統帥,自李世民下令后一直冷著臉一言不發的李智云終于開口說話“高公正在病中”
“高公正在病中。他若耗盡心力,朕恐怕見不到他最后一面。”李世民沉痛道,“但朕不能阻止他,更不能回頭。”
羅士信皺眉“高公為何一定要守城呢陛下已經下令,這城本就沒必要守。我們運糧是通過長公主藩國那條路,伊吾城只是個幌子啊”
李世民道“伊吾城只是個幌子,是否守住并不重要,但宵小哪怕集結十萬大軍,偷襲只是一個幌子的伊吾城,都沒能拿下伊吾城,高公老師說,這對大唐今后對西域、對所有蠻夷藩國的政策很重要。”
他握緊韁繩“老師要這場戰爭盡善盡美,明白嗎明白了就把你們的馬鞭揚起來朕要與你們一同破西突厥,才能夠回援老師”
“是”
“咳咳咳咳”高颎用帕子捂住嘴,咳了好一會兒,才道,“果然如我所說,不過四五萬烏合之眾對不對我們守軍精兵有三千,城中新募的勇士有近兩萬。古往今來攻城的兵數都要至少十倍于守城的兵數。如今敵軍只是我們兩倍,你們還擔心什么”
眾將領道“有高公在,我們從來沒擔心過”
高颎微笑頷首“我就在城門坐著等你們。賊寇宵小能
一眼看到我,你們也能一眼看到我。去吧,我看這城也沒必要守了,都出城門去。我在城門上等你們。”
高颎在敵人精兵十倍于自己的前提下,居然放棄了固守已經修繕了好幾年的伊吾城,而是讓三千精兵帶著新募的城中百姓,出城野戰迎敵。
他還在出兵前先派使者告訴高昌等國的聯軍統帥,自己不會守城,而是開城門迎敵。
“城門大開,我就在城門上,可有人能到我面前”
接到大唐使者的文書,高昌等國的將領都十分憤怒,認為高颎在折辱他們。
他們想要殺了大唐的使者,但還是以“兩軍開戰不斬來使”,放大唐使臣離開。
“唐軍真的不守城,不是騙我們”
“派人問問就知道了。”
“真蠢。守軍都跑出來了,我們摸小路繞過大軍,混進城里,不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