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用你包涵那本就是我的東西”玉鈞崖正要據力爭,夜堯的手合攏拂過腰側,再伸出時一株完整的靈草露了出來。他微微一“一點小把戲。”
玉鈞崖張了張嘴,愣在原地“夜前輩這是何意”
“它歸你了。”夜堯簡明道。
秦陵自然不依,大聲提出異議,說他包庇明泉宗云云。
天蠶派大師兄不忿道“夜道友,我一向敬你公正無私,但今日你必須說個由,不然
恕我無法服氣”
群里似炸開了鍋,眾叫囂著讓他給個說法。
一片喧囂里,夜堯從容不迫開口“諸位莫急,可否聽我說個故事”
“么故事”
夜堯慢條斯地講述起來“古有二母共爭一兒,詣王相言。時王明黠,以智權計,語二母言今唯一兒,二母召。聽汝二,各挽一手,誰能,即是其兒。”
他的聲音低沉磁性,緩緩流出,引入勝。
“還有這種事”群不知不覺安靜下來,眾不知不覺隨思索“這斷案的王好生昏庸,他讓兩母扯著孩童的手爭搶,那孩童被扯傷了怎么辦”
亦有聰慧聽到這里便憶起剛那一幕,若有所悟。
“后來呢結果如何”顧明鶴忍不住問。
“諸位應能猜到結果。”夜堯了,接著道“其非母,于兒無慈,盡力頓牽,不恐傷損;所生母,于兒慈深,隨從愛護,不忍曳挽。王鑒真偽,語出力實非汝,強挽他兒。”
不忍用力的一方是孩親母,相反,用力對孩沒有慈愛,顯然是搶奪他孩的那一方。
“原來如此,同思考,方那位天蠶派的秦陵對琉璃真蘭的損毀并不多痛惜,反而順勢愿意平分靈草;氣憤不愿的玉道友是琉璃真蘭原本的主”
修到金丹,很少有真的缺乏悟性。到了現在用不著夜堯再多點撥,大部分都已想明白了。
一道道鄙夷的視線射向秦陵。
“這是偶然,怎能類比”秦陵急道,然而他的聲音再大沒有用了,此時的天平已完全傾斜到另一方。
天蠶派轉瞬間成為眾口中的缺德門派,不少轉而向先前被他們誤解的玉鈞崖道歉。
與此同時,圍觀贊不絕口“不愧是清元宗夜堯,果然名不虛傳竟能想出這般巧妙的方法來”
方出言質疑紛紛轉為信服。
“可以啊你,這一招真管用。”顧明鶴長舒一口氣,對夜堯道“只有你能一呼百應,如此風光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是嗎。”夜堯淡淡他。
的確風光,但捧越高,便架越緊,日后若有天摔下來大概會越疼吧。
夜堯走游憑聲身邊。
游憑聲本以為以他的性格,做了件這么漂亮的事應該露出瞇瞇模樣,他的神情卻很平靜,仿佛這件事不值一提。
游憑聲側頭看了他一會兒。
“怎么了”夜堯這露出意看向他,問“剛我處不錯是不是”
“你看佛經”游憑聲道。
夜堯微怔,訝異挑眉“你知道”
“賢愚因緣經,我翻過。”
夜堯剛講述的故事正是取自賢愚經,這一次他真的驚訝了。
“我偶爾會看。”他怔忪片刻,答“不是很多覺我像佛修嗎,其實少年時我聽到別這么說還挺郁悶的,后來有時候難免遇到一些想不通的事看佛經能增長智和閱歷。”
這世上不存在有利而無弊事。因緣合道體的確于修煉有益,與相對的,對體質擁有的境有極高要求。
廣明曾惡意質問他救不下高明是否會愧疚,便是因為他若境不穩,便會于道有阻,任憑他花費再多時間修煉,修為會不進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