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插手,小心自己當了替罪羊。
而且就黃令曼來看,這事到底是金格格趁機做得,還是福晉干的,故意讓金格格和高格格同坐一輛馬車,準備讓金格格做替罪羊,這可說不好。
金格格有對高格格下手的理由,福晉也有。
甚至于在外人眼里看來,她黃令曼也有對高格格下手的理由,也是嫌疑人之一。
在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過程的情況下,黃令曼還是決定不插手,就做一個吃瓜群眾。
當然,沒有理由處置金格格,可不代表金格格不會被小心眼的弘歷遷怒。
黃令曼可知道弘歷有多小心眼,高格格這次小產,哪怕和金格格沒有半點關系,弘歷也會對金格格遷怒。
所以說,黃令曼才會想,福晉這個安排到底是無意還是故意了。
是打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想法,還是為自己的手段做掩護了
她可猜不準。
第二天陳進忠就按照弘歷的吩咐,請了陳太醫來給黃令曼四人請脈。
對此,眾人心思各異。
陳太醫給四人請脈后,老老實實的和弘歷匯報了情況。
黃令曼、金格格和蘇格格脈象正常,高格格的確是小產后的脈象,從脈象上看高格格的身子骨也的確比旁人柔弱幾分,只是這到底是因為小產的原因,還是之前就內虛,那就不好確定了。
弘歷聞言皺眉,讓陳太醫退下后,心情壞了幾分。
高格格要是身子骨弱,生不下孩子來,高家那邊恐怕沒那么容易倒向自己。
畢竟沒足夠的好處,誰愿意跟你。
當然他心情壞,也不單單是因為高格格小產的事情,也有皇后娘娘薨逝的事。
原本按照常理來說,皇后娘娘薨逝后,有太子妃就太子妃接手宮務,沒太子妃那宮務就應該順延由位分最高的嬪妃接手。
弘歷的額捏熹妃,如今就是后宮位分最高的嬪妃之一,又是他的額捏,按理說這宮務熹妃不說全部拿到手,可也應該能分到一部分。
然而皇后薨逝好幾天了,皇上卻一直沒有這個想法。
宮務都是按照舊例在運作,一些事情,都是直接奏報給了皇上,由皇上批閱。
半點沒有讓人分擔的意思。
其實這本來沒什么,熹妃哪怕是妃位,說得不好聽一些那也是小妾,小妾哪有資格管家。
只是站在弘歷的立場上講,他自然是希望自家額捏能手握宮權,哪怕一部分也好。
執掌宮務,或許對他成為儲君沒多大的助力,可壞他成為儲君之事,從宮務里卻是能鉆空子陷害他,壞了皇上對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