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好一會兒后,大學士鄂爾泰從蘇培盛手上接過皇上放在身邊的傳位遺旨,宣讀起來。
皇上傳位于寶親王。
這算是不出眾人意料的結果,弘晝也只是眸光暗了暗就很是平靜的接受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皇上在遺旨的最后留下了輔政大臣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大學士張廷玉。
這讓弘歷有些意外,但這種時候自然不是思考皇上給他留下四個輔政大臣利弊的時候,而是要先登基成為新帝,確定了這個名分,拿到大義。
比起皇上繼位時候,各方勢力的猜忌和不服。
弘歷成為皇帝,倒是沒有引發什么風波。
大學生鄂爾泰宣讀完圣旨后,屋子里的眾人都朝著弘歷跪下行禮,拜見新帝。
不過現在弘歷還不能稱為皇帝,而是嗣皇帝。
作為嗣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先帝的喪事。
若說現在誰對辦喪事這事最拿手,不是先帝留下來的四大輔臣,也不是后來喜歡出活喪的和親王弘晝,而是仁皇帝十二子,也是先帝的十二弟履郡王允裪。
履郡王辦喪事算是熟能生巧。
他在仁皇帝在位的時候,就開始負責皇家的喪事。
負責過孝惠章皇后、和碩裕親王福晉也就是仁皇帝的嫂子、仁皇帝幾人的喪事。
因此,弘歷立馬就下旨,讓履郡王奉命先回宮,負責辦理大行皇帝的喪儀。
隨后弘歷等履郡王順利回宮,沒引發什么騷亂后,才扶著先帝棺槨,從圓明園回到皇宮。
回到皇宮后,安置好先帝棺槨,弘歷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群臣,取出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另外一份遺旨,確定自己的名分。
等眾人再次向弘歷行禮,確定弘歷為新帝后,弘歷才松了一口氣。
到這里,弘歷只是確定了自己的名分是新帝,還沒有完全掌握皇宮。
因此弘歷立馬開始拉攏人,形成以他為中心的利益集團,讓這些人自動維護自己的利益,鞏固自己的皇位,不會被人推翻。
第一個就是自己阿瑪那一輩到現在活著的兄弟里,最年長的履郡王允裪。
借著舉辦先帝喪儀的事,弘歷以方便允裪行事為由,下旨讓履郡王允裪暫管理禮部事務,既拉攏了履郡王允裪,又分了果郡王允禮的權利。
隨后弘歷又拿自己生母熹妃的家世做文章,拉攏了領侍衛內大臣訥親,訥親就是鑲黃旗鈕祜祿氏一族現在的族長。
同時加恩給孝恭仁皇后,以此拉攏對方的族侄內大臣戶部侍郎海望,讓對方看緊戶部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