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對此有些不爽。
畢竟先帝當年繼承皇位,在各處都有些不敢相信有些不信服的情況下,中間也只隔了七天。
他現在的情況,比先帝那個時候要好的多吧。
竟然還要十天。
可惡。
不過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就算弘歷在怎么不爽,他也不敢順便亂來改日子,萬一真那啥了啦。
在這緊張的十天里,弘歷知道這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因此十分小心謹慎,不但派出去了自己所有的心腹監視皇宮內外京城內外,還每天都要和生母熹妃、福晉交流情況,就擔心有意外發生。
好在一切很是順利。
九月初三弘歷奉先帝遺詔,在太和殿舉行了登基大典,并且改元乾隆。
隨后弘歷以皇帝的身份,下了兩道圣旨,一道是以遺命尊奉生母熹妃鈕祜祿氏為皇太后。另外一道是奉皇太后懿旨,冊立嫡福晉富察氏為皇后。冊封大典等出孝后在舉行。
這兩道圣旨,只能說是不出意料。
但隨后,弘歷就沒有管后院的其他人了,他忙著拉攏朝臣,鞏固自己的帝位。
實際上弘歷的帝位還是很穩的。
畢竟之前跳的歡的都被先帝收拾了,弘歷和弘晝兩兄弟之間的爭斗,也沒擺在明面上來,弘晝也算是跪得很快,加之先帝駕崩得有些讓人措手不及,昨天還能批閱奏折了,今天就駕崩了,因此這個時候并沒有跳出來造反的人。
就在局勢對自己越來越好,弘歷原本緊張的心情,松了一口氣,開始高興起來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他不高興的事。
什么事呀
有人竟然想要插手內務府的事
要知道,清朝和其他朝代不一樣,清朝皇宮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內務府負責,而內務府總管一般都是宗室或者是皇上的心腹大臣擔任,而非皇后。
換句話說,其實皇后手里的宮權并不大,管不了皇宮上上下下的事情,皇后管的是東西六宮嬪妃們的一些事情。
在這種模式下,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是由內務府掌管著的。
現在有人要插手到內務府里,自然讓對這種事情一向敏感的弘歷感到生氣。
誰呀,膽子那么大
在皇宮里,自然只有一個人敢有那么大的膽子,膽敢干這事弘歷的額捏皇太后鈕祜祿氏。
也不知道是皇太后身邊有人挑唆,還是皇太后在當嬪妃時代被壓制久了,好不容易現在自己兒子成為新帝了,有點暴發戶那樣的“得志便猖狂”,迫不及待的想要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因此被冊封為皇太后之后,她就迫不及待的將原本握在先帝齊妃和先帝裕妃手里的宮務,收到了自己的手上。隨后又打著關心先帝喪儀的理由,插手進內務府。
要知道無論是宮務,還是內務府,那可都是油水十足,而且還能在四處安插釘子眼線。
前者還好,后者就觸及到了弘歷的底線。
可能在弘歷沒有登基之前,弘歷和額捏鈕祜祿氏的利益是一致的,但等到弘歷登基后,兩人的利益就變得有些不一致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