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弘歷自己都沒有想到,會引發那么大的輿論風波。
雖然知道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某些臣子想要試一試弘歷這個新帝的成色,看看他有幾斤幾兩,是個軟柿子,還是硬茬。
但這也難免讓弘歷遷怒到那妃身上。
聽上去是不是對那妃很不公平
明明那妃什么都沒有做,什么都不清楚,明明和她無關,卻要遷怒她。
然而,這個世道就是如此,人性也是如此。
黃令曼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一來是因為弘歷本就是心眼不大的人,二來是因為上輩子出孝后蘇嬪封妃的事,三來就是現如今她享受到了妃位份例的事。
黃令曼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在弘歷心里可沒有那么高的地位,如果弘歷真寵愛她,那干嘛不初封她為妃了。
雖說她是包衣,可給弘歷生下了一子一女,這理由足夠了。
而且黃令曼也不是立馬享受到妃位份例的,而是在事情傳得沸沸揚揚后,下一個月才享受到的。
這很明顯就是弘歷因為朝臣的反應,遷怒到了那妃身上,故意提自己的份例,去打那妃的臉。
甚至于帶著一些殺雞儆猴的想法。
讓那些朝臣看看自己的態度。
這種做法非常高明。
因為這事,說小一些,是弘歷后宮的事,和朝堂無關。
而且還有塊遮羞布,畢竟黃令曼的確為皇家開枝散葉了,有功。
對有功之人,額外給點賞賜,這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都能說得通。
因此別說這事肯定鬧不大,就算鬧大了,在外人眼里,也多半是“黃嬪娘娘是個狐貍精,迷惑住了皇上”。
而皇上,只是暫時被狐貍精妖妃蒙蔽了雙眼而且,等大家清君側后,皇上就會好起來,還是大家的好皇上。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可不少見。
只是能想到這些的人卻沒多少,尤其是深處其中的后妃。
哪怕是才女的那妃,如今身處其中,也著相了。
也對,她才嫁給弘歷一年時間,而且這一年時間里,還有一部分先帝孝期,以及西北戰事等國家大事,弘歷不會來后院。
如今那妃怕是還沒怎么摸清楚弘歷的真性子,畢竟弘歷也挺會裝挺會演的,而且也沒有對弘歷對未來死心,自然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
想到這里,黃令曼看向那妃笑著說道“我雖不知姐姐你為何煩惱,但卻知道皇上寬和,而且聰明絕頂,不是那么容易別人蒙騙的,姐姐若是真有煩心事,不妨和皇上說。”
那妃聞言抿了一下唇,她心里所思所想的事,可萬萬不能說出口來,尤其是被皇上和皇后知道。可面對黃令曼如此“好意”,那妃想了想說道“謝妹妹關心,也沒什么大事,我可能是有些自尋煩惱吧。”
黃令曼聞言看向那妃,笑了起來,帶著幾分調侃的說道“那妃姐姐這是幾個月不見皇上,思念皇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