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其它人來說就不一樣了,尤其是朝臣,如果弘歷表示后妃都不配為后,朝臣絕對會拼命各種上書請奏立后,押寶某些八旗貴女。
煩都要煩死。
既然作用都一樣,那干嘛要封皇貴妃而不立后呀,立后直接減少很多麻煩。
而且就算弘歷立皇貴妃不立后,這皇貴妃之位也不可能是黃令曼當。
因為那個時候的大清朝臣和八旗還沒有被弘歷徹底馴服,他們還好掙扎反抗,不會容忍一個包衣奴才成為后宮之主。
在自己不能成為后宮之主的情況下,就算是干倒了那妃,宮外還有很多八旗貴女了。
與其到時候,空降一個不知道手段高低的繼后,還不如知道秉性的那妃上位。
在那妃成為繼后的情況下,按照黃令曼之前的計劃,自己要和那妃交好,至少在皇后富察氏薨逝之前都要和那妃保存友誼,這樣才能在不會引起那妃懷疑的情況下接近她,成功算計到她。
但這樣一來,弘歷對后宮的政策,和黃令曼對自己未來謀劃,在那妃這里其了沖突。
自己要交好繼后,弘歷不喜后宮第一人和第二人交好。
胳膊上拗不過大腿的。
而黃令曼一向都有自知之明。
絕對不在明面上和弘歷對著干。
如果乾隆二年,弘歷只冊封自己為妃,那結果很明顯,自己替代了上輩子的蘇嬪,在弘歷眼里給她封妃就是去打那妃臉,甚至于還打了皇太后的臉面。
自己不能和弘歷對著干,在冊封之后就要和那妃保持一定距離,甚至于敵對。
可因為那妃未來是繼后最后的人選,黃令曼又不能將其得罪到死。
難辦
嗯
黃令曼突然心里有一個想法要不,讓皇后富察氏別死不就沒有和那妃交好的麻煩了嘛。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黃令曼就立馬否決了這個想法。
皇后富察氏家世太好,即便是弘歷防著她和富察家一手,在不少事情是弘歷多多少少還是要顧及皇后富察氏。
但那妃可就沒有皇后富察氏那么好的家世了,從上輩子來看,弘歷在很多后宮的事上根本就不管那妃。
比如嬪妃被弘歷賞賜東珠這事就是那妃當皇后的時候發生的,弘歷是全然不顧那妃的臉面,寵妃那是人手賞賜一份。
所以至少在后宮很多事情上,皇后富察氏能說動弘歷,讓弘歷有個顧及。那妃當皇后,弘歷就真連個顧及都沒了。
對于那妃來說不是好事,可對于黃令曼來說卻是天大的好事。
屁股決定腦袋,誰讓黃令曼是嬪妃小妾了。
好在現在時候還早,沒有火燒眉毛,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讓黃令曼想到一個從容的辦法。
想了一天時間,黃令曼心里勉強有了一個主意,能不能成說不好,要看那妃那邊。
畢竟交好這事一頭熱是沒辦法完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