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英的這個想法說服了那妃。
的確,這本就是白撿的好事,既然如此那么糾結那么多做什么。
之后,具體的事情到眼前了,在分析如何行事。
另外一邊,黃令曼心情頗好的回了后殿。
黃令曼真認為幾句話就能讓那妃真心實意和自己在暗地里結盟
呵,她又不傻,自然不會那么天真。
不過和云英猜測的不一樣,黃令曼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那妃恨屋及烏到四阿哥身上,畢竟她知道那妃手上沒什么勢力和人脈,根本就不可能將手伸到寧壽宮曲。
黃令曼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那妃身上留一個口子。
這樣日后,除非是生死大仇,雙方真恨死對方了。不然黃令曼和那妃明面上爭斗到什么程度,私底下她都可以以此為由邀請那妃坐下來談一談。
而這個坐下來“談一談”就正好是黃令曼想出來能算計到那妃的辦法,需要一點點和那妃獨處的空間和時間。
只要有這么一個口子就行了。
附加的那些那妃和她真交好,黃令曼一點都不在意,就算那妃那邊真這么做了,黃令曼也不會完全相信。
畢竟,黃令曼可是被自己身邊宮女出賣過的人,心里已經有足夠多的陰影,讓她沒辦法完全信任任何一個人,甚至于對父母也如此。
畢竟在這個時代,父母眼里,她的份量怎么也不可能越過大哥和二弟,如果雙方只能活一個,父母絕對選擇的會是大哥和二弟,不會是她。
這就是黃令曼冥思苦想后,想到的辦法其實她不需要真和那妃交好,甚至于假的交好也不需要,她只需要一個和那妃獨處一點點的空間和時間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黃令曼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這樣就能完成弘歷對她的期待,又能在關鍵的時候算計到那妃。
甚至于她日后順從弘歷的話,故意去針對那妃,黃令曼都可以拿這個當借口,不將那妃徹底得罪死。
嗯,畢竟她是人,那么人偶爾在某事上稍微失手一下,可以理解,對吧。
至于說,為什么要說那些提醒那妃要小心皇后的話。
說的好像黃令曼不說,那妃就不會小心似的。
向那妃那樣有真材實料的才女,讀的書多,懂得的事也多,就算自己不說那妃也會堤防皇后。
所以,自己說不說其實沒什么影響,說出來反而更能人那妃取信于她。
其實從這事上就可以看的出來,黃令曼沒真心和那妃交好,不然黃令曼提醒那妃的就不是眾所周知的要她小心皇后,而是給她說弘歷為什么不怎么喜歡她的原因,協助她改變。
嗯,黃令曼是真知道原因。
最大的原因,不是弘歷拿那妃當做試探朝臣反應的棋子,而是那妃身上的傲骨和傲氣,讓她對不要臉面不要身份的去討好弘歷這事發自內心的抵觸。
弘歷又不愛找虐,你不來討好我,我才懶得理你。
畢竟,有得是女人前仆后繼的不要臉面去討好弘歷。,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