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是當時唐朝的一個大佬,是那個時候很有名的一位書法家,不僅在文壇上頗有造化,在政治上的地位也頗為不俗,也很珍惜人才。
想要得到引薦,想要獲得當官的機會,姿態定然要放得很低。
但李白的性格格外不羈,即便在李邕面前,年少的李白也十分的不拘禮節。
他進門后,微微拱手,隨后長篇大論訴說自己是太白金星轉世,希望得到李邕的引見。
隨后,還談論了不少關于政治上的事情,眉宇間很是傲氣。
聽到李白的話,彈幕上的不少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通過之前的幾集,星際人也都知道李白是一個驕傲又狂放的人,如果不是這種人,也寫不出望廬山瀑布那種夸張到極點的詩。
這很合星際人的胃口,因為他們也是這樣大大咧咧的人,在看到同樣性格的李白后,好感度自然也很高。
可是在求人引薦的時候,居然也敢這么說,看得屏幕前的觀眾忍不住笑了出來。
這李白真的好好玩。
這李白好傲氣啊,不過李邕應該不太喜歡這種太驕傲的人,你們沒有看見,李邕的臉都拉了下來。
對于李邕來說,李白的這些話確實是過于自負。
鏡頭里,李邕的臉色逐漸變黑,也不耐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胡子都快要被他自己給薅完了。
而他的對面,李白依舊驕傲地訴說著自己的才華。
最終,李邕終于忍不下去,直接把李白趕了出去。
看到李白那受挫的樣子,許多星際人有些為李白感到惋惜。
哎,好可惜啊。
但還有一部分人的內心涌現出了一絲淡淡的竊喜。
人人都羨慕天才想要成為天才,但同時也會嫉妒天才。
所以有時候天才受挫,會帶給他們一種不為人知的喜悅感,似乎覺得這樣,他們和天才之間的距離就拉進了不少。
可是他們還是高興得太早了。
李白對李邕將他趕出去一事十分氣憤,他皺著眉頭,頗為不理解為什么李邕會把他趕出去。
于是臨別時,李白就寫了一首詩。
這首詩幾乎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渾然天成。
李白的字和他的為人一樣,大氣豪爽,十分自然。
這不是星際人第一次看毛筆字,但每次看的時候,依然會感到驚奇。
那么軟的筆,居然能夠寫出字來這究竟是怎么寫的
星際人不太會欣賞字的好壞,可是卻會被李白落筆時的豪氣所感染,所吸引。
他們會情不自禁的模仿李白的動作,有時候也會羨慕李白能夠寫出那樣的字。
很快,李白擱筆了。
年輕的李白望著面前的這首詩,很是得意,搖了搖腦袋,忍不住笑了起來。
隨著李白移開毛筆,那首詩也完整的呈現在所有人面前。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注1
極致的張揚,數不勝數的豪氣,隨著筆墨字跡一下子鋪天蓋地的碾碎所有人,讓人瞬間覺得,自己面臨了一場恐怖的沖擊,驚艷得讓人嘴巴都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