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各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三令五申,甚至挨家挨戶敲門希望他們在地震前趕快離開城內建筑物,前往郊區安置所暫住,但地震后大家該檢查的還是要檢查,以免真的有沒撤離的群眾在城里出了事卻沒人知道。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央視記者李晶,我們現在呢就在嶺省靈春市的市區內,現在正在跟隨搜救團一起進城”
在黑暗的背景下,攝影師穩穩地端著攝影機,正在和央視的新聞臺現場連線。
地震后的72小時是黃金救援時間,目前駐守在靈春市的搜救團將會用最新的設備將城市中人口聚集多的位置先掃上一遍,統計建筑物損傷的同時,尋找可能存在的幸存者。
現在是否還有人被壓被埋是非常多人關心的問題,所以新聞臺是絕對要加這一次班的。而且現在這種夜半時刻,居然收視率也在層層上漲。
本次負責執行搜救任務的是原本就駐扎在嶺省的某獨立團,團長戴思明在親身上陣領著戰士們搜救幸存者的時候,接到了靈春市公安的電話,說是在城南某商業街有人被困,幸存者被壓在自家店鋪內的柜臺下面,全身被壓,而且大腿已經沒知覺了。
而在戴思明帶著人好不容易將坍塌的水泥板掀開的時候,這個大概五十歲的禿頂中年男人拿著手機大喊“我不是躲在桌子下面了嗎”堪稱理直氣壯。
戰士們“”
記者“”
只能看到滿臉馬賽克的觀眾們“”
戰士們開始專心救人。
但救人也是要注意的,如果被壓得很嚴重,一旦貿然將其身上的壓力卸掉,很可能傷者一抬出來就會直接因為體內出血而死亡,這種病癥又稱之為“擠壓綜合癥”。
因此要先讓軍醫給他注射一些特殊的藥物,還要補充水、電解質和糖,做足了準備才可以解除被壓的狀態。
戰士們先是清理了上方亂七八糟的瓦礫,又用小型起重機吊起水泥板,經過十幾分鐘的折騰,終于將這個姓楊的男人救了出來,送往了醫院。
據這個禿頂男人說,他是覺得自家的房屋已經挺結實的了,而且他有潔癖,不愿去跟別人擠安置所,所以在接到工作人員問他的時候,他謊稱自己馬上就要開車離開嶺省,但其實一直躲在家里
聽過這段話之后,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非常無語,不明白他為什么要折騰這么一通。
鏡頭記錄了解救的全過程,這是本次靈春地震第一個,也是唯二兩個因地震受傷的人,另一個受傷的是在之后某次強力余震中因為太過恐懼而撞到了墻的小伙子
電視臺的記者們跟著戰士們一直走到了天亮,鏡頭的燈光逐漸熄滅,整個地震后的靈春市也逐漸清晰起來。
今天的清晨是有著一些薄霧的,不但有霧,而且天空被烏云籠罩,想來很快就會下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