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句話,不同的人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比如說秦若為之大感震撼的是“畫字”,但顧昂和孟院士注意到的則是“用手”。
顧昂“我看他們可不只是不認識毛筆這么簡單。”
孟院士“可能屏幕后面的人對于寫字這件事情就很陌生。”
三人盯著屏幕,但暫時并沒有新的評論出現,不過這對于他們來說并不算非常讓人失望的事情。
光憑這兩條評論實際上也不能夠說明什么,但只要有人能看到這個視頻,還能夠和他們互動,那就說明發視頻的確有得到打賞的可能性,這才是最大的收獲。
于是三人趕緊叫來小組的其他人,首先讓章林雪拿著攝像機把評論這里直接錄下來,緊接著繼續刷新著數據,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評論。
而這兩條評論則被大家熱烈地討論起來。
宋組長下意識拿出紙和筆,把僅有的兩條評論抄寫了下來,這也是很多人思考的習慣,好像寫在紙上就能變成一道可以解出來的難題。
“這兩個人都不認識毛筆是可以確定的了。”她道,“就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因為對毛筆的陌生而導致不知道這是在寫而不是在畫。”
“居然用手畫字”的說法真的是太奇怪了,有兩種可能,一個可能是評論的人不知道字是要“寫”出來的,他們在看到紙上出現了手在寫字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驚訝;另一種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對毛筆這個工具的陌生,并不認為毛筆是一種筆而是某種繪畫工具,因此感到驚訝。
秦若道“說實話,我覺得他們根本不知道寫字這個概念”
顧昂也同意這個說法“如果他們平時也寫字,那就算是看到了不認識的工具,也不可能說出用手畫字。”
有一些詞是很能看出來一些端倪的。
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在看到有人拎著一個拖把在地上用水痕拖出一個字的時候,我們會說“這人竟在用拖把寫字”。
如果對“寫字”和“筆”都有正確的概念,無論工具是什么,我們都會說ta是在寫字。
“所以那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世界他們認識漢字,但是卻不知道寫字,所以到底是怎么認字的光看看就可以了嗎老師是怎么教的呢”章林雪也覺得納悶了。
這種問題就更加沒人能夠回答了,畢竟他們發出去的視頻迄今為止還真的只有兩條評論。
兩個參照物的數據實在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參考性,沒準就是這兩個人特殊呢大家討論了一番后又等了幾個小時都沒有出現第三條評論了。
事情只能暫時擱置,看看視頻發出后一天還有沒有什么新的發現,如果沒有的話大家就要準備發第二條視頻繼續試水了。
時間就這樣緩緩地來到了半夜,時針走過了十二點,秦若要開始刷第二天的視頻了。
刷到的前幾個視頻幾乎都是有關于十天后的薛城三連震的內容。
畢竟現在因為視讖的級別升高了,能刷到的視頻發布時間也延長了不少,十天后的視頻都屬于是比較接近的了。
再有就是有關于隔壁蝸國海嘯的相關內容。視頻中不乏出現嘉國搜救隊搶救嘉國人民的特別報道,畢竟在原本的時間線上有許許多多的嘉國人都在這次的海嘯中遇害了。
幾人看著原本可能出現的慘劇都覺得非常慶幸,目前蝸國的海嘯救援組一直在不斷的施救中。他們統計的死亡人數也在逐步增長,但是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例嘉國的公民。
還有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案件。
比如說海市有個小偷到去外地旅游的住戶家偷東西,覺得住戶家的條件挺好,于是在人家家里住了一個星期,每天晝伏夜出買菜回別人家做飯吃,還美滋滋的看電視
如果不是鄰居發現了情況的異樣打電話給房子主人詢問,恐怕小偷還能住更長的時間
秦若看了以后真覺得這種視頻能夠入選年度沙雕新聞了。
前面的視頻并沒有發現什么特別讓人感到著急的新聞,一直刷到了第二十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