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儀芝最近在做的兼職其實工資并不高,比義務勞動稍強一些,但蘇儀芝去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錢。
事情是這樣的,蘇儀芝的老家是嶺省靈春市,而眾所周知,靈春市因為85級的地震的打擊,這幾個月一直處于非常忙碌,又熱火朝天的重建中。
政府部門極其缺少人手,所以在全市范圍內招聘志愿者,志愿者也是有薪水的,雖然低了點,不過到了現在已經放暑假的大學生們都很積極參加。
蘇儀芝現在負責的就是他們靈春市下屬一個鄉鎮的小學,這個小學原本的教學樓就已經使用了17年了,這次大地震之后,整個教學樓完全坍塌了,校園里還出現了許多裂縫以及旁邊山體滑坡掉下來的石頭。
可以說毀壞的已經不能再毀壞了,絕對是用不了的,要全部拆掉重建。
負責幫助小學重建的是一些林省過來的志愿建筑工,畢竟是鄉鎮小學,需要的樓層并不高,相對的技術含量也不高,因此沒有輪到什么大的建筑隊。
蘇儀芝就負責幫他們協調一下各種工作,簡稱打雜的,算是一個本地引路人,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一下。
而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小學的教學樓已經建設完成,昨天已經把圍墻也都重建完成,今天就要舉行竣工儀式了,畢竟建筑工人們也是要回鄉的。
因為此次大地震嶺省大部分都在地震的范圍內,經濟上遭到了非常大的打擊,不但國家給撥款,而且嶺省自身也掏腰包掏得很虛。其中最需要幫扶的就是靈春市了,靈春市作為一個經濟并不是那么發達的城市,現在要全城重建,可想而知的壓力有多大。
因此對于志愿過來幫忙重建的同胞們,靈春市可以說是非常的感激。
蘇儀芝來到新建成的小學時,這里已經簡單地布置了一下,學校大門上都掛了紅花,學校門前的校名牌上還蒙了紅布,嶄新的教學樓在陽光下看上去也特別好看,比起這個學校之前的破舊的教學樓來說可算是因禍得福了。
因為只是小學,又在鎮上,所以學校并沒有設置學生宿舍,重建工程也只有一棟教學樓和一個平房的學生食堂。
蘇儀芝注意到學校門口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子,雖然平時這里停的車也不少,學校的老師也每天都來幫忙重建,但是今天似乎車子格外地多。
畢竟今天能來的學生、家長以及所有的老師全部都到位了。
“小蘇,快來快來,來這朵大紅花給你帶上”
蘇儀芝一進來就看到自己平時接觸最多的學校老師錢馨正一臉興奮地拿著大紅花,一看到自己就迎了上來。
“啊這什么呀”
錢馨幫蘇儀芝把掛在肩膀上的大紅花整理了一下“這是我們學校專門定制的,你們這些志愿者還有建筑隊全部都有。”
今天是竣工儀式,學校當然是非常感激所有幫忙他們重建的人的,所以特意搞了一個感謝儀式,在之前并沒有告訴大家,算是一個驚喜
。
于是半小時之后,
dashdash,
她旁邊還有另外一個志愿者,可惜的是這個志愿者也是個個子很高的男生。
而且這些個頭很高的大漢們還紛紛謙讓著讓蘇儀芝站在最中間,于是臺上就出現了一個凹字蘇儀芝就是最矮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