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回到村里之后,以趙曉玲為首的幾個需要住在村委的年輕干部就面臨了無處可住的情況。好在村里人熱心,大家紛紛邀請趙小村長到自己家里去住,反正村委那房子也已經用了好幾十年了,重修就重修吧。
這些邀請趙曉玲去居住的人里面就數趙桂娟聲音最大,只見她圍著厚厚的紅色圍巾,身上穿的是特別防風的綠色軍大衣,整個人看起來花紅柳綠的,十分喜慶。
“曉玲村長就到我們家去我們家好幾個房間,還都有炕,離村委也不遠這條件多好呀”
她上前挽住趙曉玲的手臂“再說了,我們家ifi網速老快了,這多方便曉玲村長工作呀”
她嗓門大而且說得振振有詞,最終大家都決定不會再跟她爭了,于是趙曉玲就住進了趙桂娟的家里。
趙桂娟并不是因為什么其他的原因才爭取這件事,而是因為她真心地感謝曉玲村長,這次出現大災,趙曉玲實在是忙前忙后,整個人看起來都瘦了一圈。
她們這些蓋了大棚的最后損失的也不過是那些秧苗而已,想要重新種的話,也是可以在年前收獲一茬青菜的。
別以為安置村民這活誰都能干,就比如說隔壁村,人家政府確實也通知了,牲畜和大型的物資設備都可以放到政府的倉庫去,可他們村委宣傳的不到位,不及時,依舊有很多村民為此吃了虧。
有些事兒都是對比出真相的,趙曉玲原本就帶著大家伙走上了致富之路,讓村民們待在村里面也能夠安心地生活,不用出去打工,現在出了大災害以后一切依舊井井有條,這實在是很難得的事情。
因此雖然村上有很多人家受災了,但日子并沒有變得太難過,趙曉玲對此也表示挺感動的,雖然她做的都是她認為自己應該做到的工作,但村民們的擁護也讓她更加干勁十足了。
趙曉玲和村委的其他工作人員商量了一下之后,召開了第1次的災后重建員村會議,在會上,趙曉玲用最樸實的語言,激動的說道“鄉親們,非常感謝大家對于我們工作的支持,我們紅豐村有著足以讓我們榮耀的歷史,而我也相信我們的未來更會讓我們感到榮耀。大家要相信國家一直在背后支持著我們,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給我們創造這么多有利的條件了。讓我們大伙一起加油,重建我們的家園吧”
熱烈的掌聲在村里空曠的倉庫響起,其實嘉國一直都遭受天災的攻擊,但即使沒有提前預知到,嘉國的后續處理也絕對是最盡心盡力的了。
更何況,嘉國還有最樸實,最真誠,勤勞的大眾人民。
盡管現在外面的天氣依舊非常冷,但有國家的恒溫布料穿在身上,也有村里統一請來的建筑隊前來幫忙,整個紅豐村馬上開始了馬不停蹄的重建工作。
當然,這次重建要考慮多重因素,比如說原來的山腳下是萬萬不能再建房子了,吃一次虧就算了,假設之后再發生大雪,小燕山依舊會雪崩,那豈不是要沒完沒了地建房子
趙曉玲請來了專業的設計師幫他們村重新規劃一下布置,并且趁著這個特殊時期很快通過了審批。
鄉里的工作人員在將審批的文件交給她的時候,笑著說道“你們村這是要大干一場了呀”
趙曉玲笑道“這大冷天的,干起來才有熱乎勁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