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若戴著頭盔干坐了10分鐘后,并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否真的有那種神神秘秘的“精神力”。
“難道精神力對于全息技術那邊很有用嗎”秦若對這東西還是比較好奇的。
因為今天是第1次檢測,所以宋組長也百忙之中抽空來看了,她搖了搖頭“這個具體是什么原理我也不知道,不過如果真的有用的話,你這個第一位發現的可是幫了大忙。”
秦若托著下巴,若有所思。
此時遠在首都的全息項目組的確正在誠誠懇懇的研究精神力。
其實精神力這種東西只是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因為人的精神能夠產生的影響力,事實上只能影響到自己,想要把這種力量提取出來是很難的。
在全息的技術手冊里面也有其他很多的分支小項,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能量的。
一次性的全息體驗倉現在已經用光了能量,無法再次啟動,林教授上次在全息的世界里堅持了一天多的時間,徹底用光了所有能量才出來的。
且不提那個被未來人設定成“復古風格”的世界如何讓林教授目瞪口呆,光是外界與內部時間長的運用就已經讓人非常心動了。
林教授出來之后,將自己所有的感受寫出了好幾萬字的報告書,隨后他們就馬不停蹄地開始研究全息技術了。
作為嘉國最頂端的科學技術研究所,這個基地里匯聚了各種各樣的天才,而且無論年輕還是年老,只要是在實驗基地里的人都有一股韌勁兒,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
他們將全息技術的研究分割成了幾大部分全息艙的芯片技術、非接觸性的思維沉浸技術,還有就是這個全息艙的能源。
前兩項不用多說,絕對是最難搞定的尖端技術類,但只要按照資料本一步步學下來,制作材料夠的情況下,最多三年五載的,他們也就研究下來了。
讓專家組比較疑惑的就是能源的問題,未來人給的技術非常全面,告知了全息艙的基礎能源可以用電能、熱能、風能、星能等等能源,當然最方便的就是電能了,此事暫且不提。
非常讓大家不理解的是資料本上描述的重中之重的全息核心區供能,這個需要的能源是一個非常長的名詞智慧生命體可持續精神能量。
首先,藍星上的智慧生命體也只有人類,這一點不用過多贅述,那么,可持續精神能量是什么精神的能量又如何能夠拿來用,又怎么能做到“可持續”
專家組帶著疑惑,資料本,最終得到了一個非常讓人無奈的答案。
一次性全息體驗艙中除了安裝了能量儲存盒以外,還放了精神能量儲存盒,全息體驗艙用不了的原因就是精神能量儲存盒內的精神能量只夠用一次了。
很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