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的時候是環保大會開幕式暨經濟與綠色發展交流峰會,主要出席的是一些在環保方面比較有真知灼見的各個專家以及主要的領導。
4月30日則是世界經濟與環保圓桌會議,主要出席的則只有各國的領導人以及部分政府人員了。
也就是說4月28日的時候是真真正正的環保技術交流,比如如何以國家層面倡議低碳出行,并且分析一些比較成功的例子。在這一天像朵拉這樣比較給嘉國面子的就會出席一下開幕式,之后的交流峰會不會出席,重點是4月30日的圓桌會議。
對于嘉國乃至藍星來說很重要的一天來臨了,依舊是熟悉的時間,上午9點。圓桌會議由嘉國主席親自主持,出席會議的是被嘉國邀請來的整個藍星所有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
沒有一個國家缺席,哪怕領導人來不了的,也派遣了國家代表。
會議被稱之為是圓桌會議,但因為人數過多其實還是采取了大型會議場的設計,走進會議室之后,看起來像是聯合國會議現場。
經過前面一大套比較平平無奇的會議流程后,此次的圓桌會議已經被拉滿了期待。
然后,谷主席上臺“歡迎大家參加本次的經濟與環保圓桌會議,說來有件事也比較有趣,本次會議雖然叫做經濟與環保,但我個人更喜歡叫它求生與未來圓桌會議。”
在場不知情的人都面面相覷,而已經提前被知會了一聲的5個國家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臉上則是凝重的表情,他們并不驚訝。
谷主席再次語出驚人“根據嘉國的測算,藍星將進入一個災變階段,災變的形式是自然災害,此次的自然災害大概會持續幾十年,而且越來越頻繁。”
他為了給大家接受的時間,說話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
而坐在自己國家位置的三島弘樹則是心里咯噔了一下,嘉國是如何測算到的持續幾十年的自然災害的預警有什么數據支撐蝸國現在已經被自然災害害成了這樣,現在告訴他居然只是個開始,他根本無法接受
然而谷主席顯然還沒有說完,他竭力保持了冷靜,繼續聽下去。
然后他就聽到谷主席說道“并且,嘉國的航天局已經監測到在距離藍星約658億千米的位置已經襲來了一顆直徑500米的小行星,不出意外的話,這顆小行星將在約56年后撞擊藍星。”
658億千米聽起來是個很長的數字,然而這么長的距離連一光年都算不上,正常來說,只要它的速度達到了音速的4倍,56年后就絕對會撞擊到藍星。
這話一出大家更為震驚了,其實有人是不相信的,他們可以拿出各種證據來證明藍星是安全的,即便有小行星來也輪不上撞擊藍星,這概率太小,然而藍星在之前已經過三次來自于外太空的隕石雨。除了第3次出了一點誤差以外,其他幾次都精準的
令人害怕。
嘉國真的不是在危言聳聽嗎
有人說“谷主席,我們需要看到證據”
證據當然是有的。
谷主席讓開了主席臺的位置,為了今天已經準備了許久的楊在賢部長和航天局高局長走上臺去。
無論楊部長還是高局長,其實都是從專業人才做到現在的職位的,雖然在專業知識上不如長年累月研究這些的老專家們,但講解一些事情還是做得到的。